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雅骚 > 第七十章 临死抱佛脚(求票)

雅骚 第七十章 临死抱佛脚(求票)

作者:贼道三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2: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张原见王思任白眼望天不理睬他,当即醒悟,以美sè喻八股实在是肆意了一些,得注意自己十五岁少年人的身份啊,不过这也是谑庵先生你自己提的头,学生只是略作发挥而已。

王思任目光下移,瞥了张原一眼,这少年神态恭敬,静候他发话,王思任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你果然用功,且有妙悟,你对八股还有哪些领悟,说来给我听听。”

张原哪敢再多说,恭恭敬敬道:“学生全靠先生点拨。”

王思任冷冷道:“这么说你是极善举一反三的了,我说一句你倒能说三句。”

张原额角见汗,不敢出声。

王思任暗笑,心想:“板着脸吓他这一下也够了,这也怪我自己戏言在先,当然,这譬喻着实精当。”放缓语气道:“少年人戒之在sè,你还没到十六岁,耽yù伤身,这修心养xìng的功夫不要废了。”

张原真有点跳进黄河洗不清的感觉,他怎么就成了好sè少年了,也无从分辩,只好唯唯受教。

王思任对张原虚心诚恳的态度比较满意,开始施教道:“万历之前,破题多用三、四句,万历初年以来,破题只能用两句,破题切忌连上犯下,语带上文称连上,语侵下文为犯下,破题贵在流利、贵在大雅、贵在古律、贵在自然,大题之破贵在简括雍容,小题之破贵在圆融灵巧,县试、府试也就罢了,道试以上,考官都是八股名家,识见犀利,一眼就扫到这破题二句,这两句若醒目中意,那么这篇时文十之**就能过,破题平淡,后面写得再如何花团锦簇,也容易被阅卷官错过——”

这是八股名家经验之谈,极富真知灼见,靠自己揣摩领悟哪能见得这般分明,张原静心倾听,不知不觉就闭起眼睛来,这已成了他的习惯,却又猛然醒悟谑庵先生不比范珍、詹士元他们,哪有学生在老师面前闭着眼睛听讲的!

王思任见张原刚闭上眼睛又突然睁开,他听说过张原过耳能诵的传言,笑道:“无妨,怎么方便记忆就怎么做。”又说了一番破题的要领,最后道:“这破题说着容易,真要一个题目摆在面前要你破、要破得圆融灵巧岂是易事,我先教你破四书小题,但这有个先决,四书倒背如流还不够,还要能聚能分,所谓能聚能分,就是信手从四书中摘一句,比如夫子说‘巧言令sè,鲜矣仁’,你就得把四书中与这句意义相近的其他句子全部背诵出来——我给你三天时间,三日后我来考你。”

王思任说罢,径自回内院了,他有两个书房,前院这个书房用于接待外客,现在就让张原在前院书房学习。

《读书阁》、《中庸语》、《孟子》这四书是有意科举者必须熟记背诵的,不计朱熹注释的话,《读书阁》和《中庸》不过几千字,《论语》一万多字,《孟子》篇幅稍长,三万多字,对张原来说,连朱熹的四书集注他都能随口背诵,这五、六万字原文当然更不在话下,但正如王思任所说,死记硬背没有用,必须聚散随意,这就要求张原必须一句一句去梳理、去整合、去辨析,八股文耗费心智,由此可见一斑。

四书早已熟记于心,倒也不用翻书,张原就那样老僧参禅一般坐在书房的大椅上,每半个时辰就在书房里来回踱几步,然后又坐回椅子上默学深思。

小奚奴武陵坐在书房外的一条小杌子上,随时听候少爷的吩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