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八十九章 联合进攻

帝国风云 第八十九章 联合进攻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3: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进驻比斯开湾,不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

九月二十七日,俄军对奥匈帝**队盘踞的莱姆堡发动总共,吹响了攻占西里西亚平原的号角。

大战爆发后,俄军就攻入了西里西亚平原,在一个月内扫荡了大部分地区,只是一直没能攻占莱姆堡。只要三十多万奥军还在莱姆堡坚守,俄军就别想在西里西亚站稳脚跟,也别想取得更大的胜利。

只有攻占莱姆堡,才能挺进喀尔巴阡山,也才能攻入奥匈帝国腹地。

虽然才在坦能堡吃了大败仗,但是俄国上下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特别是俄军总参谋长布鲁希洛夫。在坦能堡会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布鲁希洛夫就提出,应该集中兵力攻打奥匈帝国,而不是急于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交战。按照布鲁希洛夫的部署,俄军首先就得攻占波兰南面的西里西亚。

正是在布鲁希洛夫的坚持下,俄军策划了攻占莱姆堡的作战行动。

在战略上,布鲁希洛夫的决策非常正确。虽然俄国号称拥有六百万大军,但是基础设施极为糟糕,根本不足以支持这么多部队在前线作战。以俄国在波兰地区的道路与铁路等基础设施为准,支持一百万军队作战都显得有点困难。如果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死扛,俄军占不到半点便宜。

相对而言,奥匈帝国差得多,更容易打败。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暂时只有这么一个盟友,不可能见死不救。因此只要俄军猛攻奥匈帝国,德军就会向东线增兵。也就是说,攻打奥匈帝国,同样能够起到牵制德军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时候,英法提出,俄国应该在东线发动一场有意义的进攻。

有趣的是,九月初,在坦能堡打响的会战就是俄国应英法的要求,在东线发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攻。当时,正是英法提出,俄国不能仅盯着奥匈帝国,应该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施加一些压力。可以说,如果不是英法明确提出,俄国应该进攻德意志第二帝国,就不会有坦能堡会战。

现在,英法却认为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毫无意义。

这下,别说俄军将士,连沙皇都非常气愤。俄国在坦能堡会战中损失了数十万兵力,英法不但没有表示同情,还认为俄军的损失毫无意义。跟这样的盟友搭上边,不叫人失望与气愤才是怪事。

只是,当前的战局,让沙皇与俄军将领没法多想。

在西线战场上,德军已经挺进到了离巴黎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法军仍然处于混乱之中。如果俄军不能在东线发动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前置住德军,那么法国很有可能在年内战败。

至于隔岸观火的英国,短期内根本没有什么好指望的。

显然,压力全部集中到了俄国身上。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沙皇批准了布鲁希洛夫提交的作战方案,决定动用一百二十万俄军强攻莱姆堡。

当时,布鲁希洛夫也知道,英法正策划在西线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

很明显,俄军在莱姆堡发动的进攻,只是为了牵制住德军。至于能否打下来,并不是关键问题。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