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七十七章 创造机会

帝国风云 第七十七章 创造机会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3: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为帝国海军出海作战提供了绝佳的理由。

陆地战场上,德军的处境极为不利。虽然鲁登道夫已经上任,霍夫曼上校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东线德军作战参谋,但是德军只有两个军团,战线对面的俄军却有两个方面军,总兵力是德军的五倍。

在此情况下,就得在海洋战场上做文章。

八月二十八日,德皇批准了舰队的作战计划,命令舍尔派出一支舰队前往波罗的海,对付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

这一天,公海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已经经基尔运河进入波罗的海。

按照冯承乾的要求,希佩尔派出了由两艘“赫尔戈兰”级与两艘“图格林根”级组成的第二战列舰分队、以及由四艘“国王”级组成的第四战列舰分队,由五艘“德皇”级组成的第三战列舰分队与由四艘“拿骚”级组成的第一战列舰分队留在了基尔港,战列巡洋舰分队则留在威廉港,负责警惕来自北海方向上的威胁。

动用八艘战列舰去对付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绝对是杀鸡用牛刀。

虽然十多年前,俄国还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强国,仅波罗的海舰队的规模就超过了帝国海军,但是在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海军一蹶不振,再也没能重写辉煌,而帝国海军却在这十多年间迅速发展壮大。

此时的俄国海军,连前五都派不上。

在波罗的海,俄国只有四艘刚刚服役的新式战列舰,其余的都是舰龄超过十年的老式战舰。

这四艘战舰,就是四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

在很多人看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的出现是俄国海军中兴的标志,可是在冯承乾看来,更像是回光返照。

日俄战争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试图重振俄国海军,“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就是其努力的标志。有趣的是,这一级战舰的原始设计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初,沙皇决定重振海军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几家造船厂参与了竞标。虽然德俄关系急剧恶化,俄国最终没有直接从德意志第二帝国采购战舰,但是仍然购买了帝国造船厂的设计图,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事实上,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上能够看到很多帝国海军战舰的特点。比如,三联装炮塔、巡洋舰艏、平甲板船型等等。当然,“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与帝国海军的战列舰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可以看成是帝国的工程师大量采纳了被冯承乾刻意抛弃的设计方式。比如在炮塔布置上,就没有采用前后背负式,而是把两座炮塔安置在了舰体中部,用二号烟囱隔开,由此在确保重心不至于太高的情况下获得了较高的干舷。

从时间上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与帝国海军的“赫尔戈兰”级较为相似。

此外,“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即防护低于同时期的战列舰,速度低于同时期的战列巡洋舰。如果以防护能力为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算不上是真正的战列舰,可是以速度为标准,又算不上是战列巡洋舰,更像是介于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之间的产物。

这样的战舰,有存在的价值吗?

别的不说,仅与帝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相当的防护水准,就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致命缺陷。

有趣的是,四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原本无法在一九一四年建成服役,计划在一九一五年编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就是,该级战列舰所需的很多零备件,甚至是主要设备都需要从国外采购,俄国没有生产与制造能力。比如,该级战列舰所用的三百零五毫米主炮就是从英国采购的。大战爆发前,英国也在全力建造主力舰,大口径舰炮得有限提供给皇家海军,然后才能安排出口。如果不是俄国提出,如果英国不能提前交付四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上的四十八门主炮,俄国将无法在一九一六年之前做好战争准备。就在大战爆发前一个月,英国提前半年交付了四十八门主炮。这样一来,四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才能提前服役。

事实上,此时这四艘战列舰都没能完成备战工作,甚至没有完成海军验收。

说得简单一点,虽然四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已经交付给了俄国海军,但是还不具备作战能力。

除了四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之外,俄国海军还有什么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