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五章 明争暗斗

帝国风云 第五章 明争暗斗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3: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腓特烈三世登基后的第二次御前会议,才谈到了正事。

情报已经确证,法国在去年就向俄国发出了结盟信号,为此打算在今年为俄国提供五亿法郎、而不是之前提到的四亿法郎贷款,俄国将用这笔贷款,从法国采购包括五十万支步枪在内的大批军火。

显然,五亿法郎远远不够。

按照估计,如果俄国准备扩军一百万,至少需要二十亿法郎。如果算上准备修建的远东铁路,则需要更多的贷款。

据此,俾斯麦估计,法国还将为俄国提供二十亿法郎左右的贷款。

这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俄国地大物博,但是并不富裕。以俄国的财力、特别是财政结余,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还清贷款。

这意味着,法国当局压根没有想过让俄国偿还贷款。

法国如此慷慨,必须有一个前提,即俄国回应结盟信号,与法国签订同盟条约。

只是,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如果法俄结成军事同盟,绝对是帝国的心腹大患。

御前会议的气氛非常紧张,连俾斯麦与毛奇的神色都很低沉,腓特烈三世更是一言不发的听到最后。

讨论得出的结果是:除了做好与法俄开战的准备,还得尽量争取英国的支持。

按照惯例,会议结束后,俾斯麦与毛奇等文武重臣留了下来,等待皇帝单独召见,商讨更加重要的事情。

战争大臣,也属于帝国重臣。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治框架内,战争大臣的地位仅次与帝国宰相与外交大臣,地位在总参谋长之上。

此前担任过此职的,有帝国现代陆军缔造者阿尔布希雷特-冯-罗恩伯爵。

罗恩伯爵还是俾斯麦与毛奇的至交,正是他把两人引荐给威廉皇帝,三人并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三大开国元勋。

由此可见,毛奇反对皇帝任命冯承乾为战争大臣也不是没有道理。

与三位重臣在一起,腓特烈三世少了一些拘束,显得更加随和一些。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君主。除了帝国宰相与帝国总参谋长直接向皇帝负责之外,大部分行政事务由宰相负责,军事行动则由总参谋长负责,皇帝手里的权力并不大。

显然,皇帝必须通过宰相与总参谋长下达命令。

在某种意义上,战争大臣就是政府与军队的桥梁。

由此可见,真正的御前会议,只需要宰相、战争大臣与总参谋长参与,其他武臣武将都显得多余。

冯承乾已经单独跟俾斯麦谈过,两人对法俄结盟的问题已经达成一致。

两人都认为,关键不在法俄,而是英国的态度。只要能够得到英国的支持,法俄结盟的影响就不大。

如何才能得到英国的支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