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三十章 以质为本

帝国风云 第三十章 以质为本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3: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虽然冯承乾竭力反对,但是俾斯麦依然按部就班的与奥匈帝国、意大利进行谈判。

回顾之前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发生的事情,冯承乾认识到,他做的事情对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同盟集团毫无帮助,因为在一八八八年之前,德俄在经济上就已决裂,法俄结成军事同盟势在必行,德意志第二帝国别无选择,只能跟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结盟,形成轴心国集团。为了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借轴心国集团独霸欧陆,英国的外交政策肯定会出现一百八十度转向,与法俄联手对抗德意志第二帝国,最终与法俄形成协约国集团。

如果冯承乾来到的时间是一八八零年、哪怕是一八八五年,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欧洲大陆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佳最佳结盟对象不是孱弱的奥匈帝国、也不是不可靠的意大利,而是东面的沙俄帝国。

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沙皇俄国并无严重矛盾。

德俄关系急转直下,既有俄国的内部因素,也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内部因素。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因素更加突出一些,而且根源就在宰相俾斯麦身上。

严格说来,应该是俾斯麦代表的容克贵族利益集团。

在统一北德的战争中,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集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之后,容克贵族集团控制了帝国上层,决定了帝国的基本政策,成为拖累帝国的主要因素。

要知道,容克贵族集团的基础是农场庄园,代表的是大地主阶级。

在工业化时代,容克贵族集团对帝国毫无帮助。

俾斯麦不是不清楚这一点,而是没有办法改变,因为他本人就是容克贵族,拥用面积广阔的土地。

结果就是,在普法战争后,俾斯麦推行的经济政策以保护地主阶层为主。

这也正是德俄矛盾的根源。

沙皇俄国本来就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制帝国,还是农产品输出大国,俾斯麦出台保护农业的政策,等于动了俄国大地主的蛋糕。

虽然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一些开明的容克贵族已经转向工业,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利益集团,积极支持工业发展,成为工业利益集团,但是俾斯麦留下的祸根并没彻底消除,德俄关系已经无法弥合。

在一八八八年,德俄就已彻底决裂。

想明白这些,冯承乾也就释然了。

战争阴云已经出现,那该做些什么呢?

与腓特烈三世谈过之后,冯承乾花了好几天时间,把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前后仔细思索了一遍。

立即与英国展开海军军备竞赛?

除非冯承乾想死得早一些,或者希望德意志第二帝国毁在腓特烈三世手上,不然绝对不能这么做。

设法与英国改善关系?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