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十六章 以退为进

帝国风云 第十六章 以退为进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3: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任命一个有名无实的大舰队司令在冯承乾的职权范围之内,算不上什么大事。几个月之后,借提尔皮茨筹建大舰队有功,冯承乾为他申请了帝国海军少将军衔。在威廉皇储的帮助下,得到了腓特烈三世准许。

只是,筹建大舰队的事情,依然是漫无头绪。

以筹建大舰队为名,冯承乾在这几个月里走访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造船厂,对帝国的造船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做为新兴工业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能力并不差。

此时,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拥有威廉港造船厂、伏尔铿造船厂、日尔曼尼亚造船厂、威悉造船厂、但泽造船厂、基尔海军造船厂、布洛姆与福斯造船厂、席绍造船厂、霍瓦兹造船厂等多家能够建造巡洋舰以上级别大型战舰的造船厂,为帝国海军、以及他国海军建造了数个级别的数十艘战舰。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缺乏建造战列舰级大型战舰的造船厂。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为订单非常有限,造船厂又参差不齐,所以每个造船厂都难以发展壮大,也就无法在新兴技术上取得突破。

冯承乾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整合帝国的造船工业,把分散的造船厂合并到一起。

问题是,从何着手?

德意志第二帝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造船厂大多是私营的,受法律保护,无法用国家强权进行整合。

虽然冯承乾是军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时候,金融家比军人更管用。

要想整合帝国的造船工业,必须依靠帝国金融资本家。

为此,冯承乾决定回柏林之后,就去找卡尔,通过他与德意志银行、符腾堡银行等帝国金融资本建立关系。

在这几个月里,还发生了很多事情。

经俾斯麦与索尔兹伯里出面,法国在对俄贷款上有所收敛,沙皇也暂时放下了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想法。至于冯承乾在索尔兹伯里面前提到的巴格达铁路也暂时告吹,仅修建到伊斯密尔。

俄国暂缓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计划,不等于法俄同盟的基础就没有了。

随后,沙皇用获得的贷款,从法国订购了五十万支步枪,为在三年之内把陆军扩充一百万做准备。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而言,俄国此举,绝对是如芒在背。

冯承乾回到柏林时,帝国上下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毛奇元帅已经提出,帝国应该针锋相对的扩充陆军,至少要扩军五十万,应对实力大增的俄国陆军。

话虽好说,做起来却很困难。

帝国的军事体制,是由已经去世的罗恩伯爵建立的,罗恩也因此成为了帝国开国三大元勋之一。

虽然知道俾斯麦与毛奇的人更多,但是论贡献,罗恩绝不亚于他们。

毛奇提出扩军,就得修改帝国的军事体制,也就得出台新的征兵条例,并且对兵役制度进行修改。

这些,都是小事。

关键是,扩军五十万,意味着需要花数十亿帝国马克采购武器装备,每年还要多出数亿帝国马克的陆军军费。

在帝国财政早已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增加这么大笔开支,肯定不是件小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