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后记(四)

我岳父是李世民 后记(四)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2:5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火车到了距离潼关一里处停下了,李泰远远看着夜里的潼关城。

城内很安静,星星点点的火光,看着就很宁静。

李泰低声道:“回学术院吧。”

“喏。”

技术院外,这里到了夜里的时候安宁了许多。

有侍卫急急忙忙迎上来,说是高阳公主与一个叫虞宜的姑娘一起主持女子入学的规划。

她们想让学术院不只是有男孩子。

命一个侍卫在前方提着灯笼,李泰忽然道:“我们技术院最近不是研制出了汽灯吗?为何不用?”

侍卫回道:“院长,那一次实验确实成功了,但不知道出了什么意外,好像是结构和质地还有问题,所以又进入了下一步的实验。”

李泰一路走着点头道:“嗯,想得周全一些,办事稳妥一些。”

在技术院内,有个小院子,还有一间小房子,这里就是李泰安置在院内的住处。

魏王妃带着儿子李欣正在念书,念的是尚书的咸有一德一篇。

李泰走到家门口,停下脚步对身边的侍从嘱咐道:“那就让女孩子进书院吧,你明日安排阎大匠,牛大哥,还有厨子班的丁伯,还有叔叔婶婶们来开会。”

侍卫迟疑道:“当真要如此吗?外界对此的议论很多。”

李泰回头看去,低声道:“自我们骊山从建设开始,女子与妇人一直都是很关键的力量,现在的技术院男孩这么多,倒是我们的不对了,本王会严格制定院规的。”

“喏……”那侍卫迟疑道:“可是朝中……”

李泰又道:“不用管朝中是什么看法,这是我们骊山自己的事情。”

“卑职这就去办。”

三日后,技术院首次召集了自己的师资力量,现在院内有夫子一百余人,每个人都领着四五个班。

这些夫子都是这两年骊山技术院自己沉淀的,其中绝大部分的老师也都是在这里学成之后留下来就继续培养学子,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也是一边教授其他孩子,一边自己还在学习。

李泰说了让女孩子入学的想法,喝下一口水,等着众人的答复。

见没什么人否定,便让人安排将这个制度宣读下去。

现在的魏王李泰办事比以前沉稳了许多,在技术院中也有着最高的威望。

李泰还年轻,他年不到三十,行事老练果断。

比起孩童时期,如今的魏王没了这么多好奇心,他平淡地面对各种变化,面对朝中的议论与弹劾,也能够周旋有余。

魏王无疑是技术院最有权威的人,也秉持着骊山一直以来说一不二的行事作风。

忙完了这里的事,李泰将手中的事交给这里的副院长阎立本去打理,便自己回了骊山。

退休后的天可汗依旧放飞自我。

现在开始与张清清与张心安两个孩子专研起了打击乐器。

天可汗双手各握着木棍,非常带劲地敲打着架子鼓。

这种打击乐器玩起来十分带劲,李世民的须发迎风而动,有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势。

这种乐器十分适合天可汗和这些退休的老将军,三五人聚在一起,众人一起敲着十余面鼓,如同千军万马又一次奔腾。

好似众人都回到了年少时期,那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岁月。

就如那鬓微霜,又何妨!

张阳穿着一身粗布短衣,正在田地里走动着,远看像是个寻常的村民,破落的衣衫还打着补钉。

“姐夫,都安排好了。”

张阳的目光还是如当年一样散漫,岁月不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三十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还是当年二十岁出头的模样。

“高阳与清河那些孩子行事越来越叛逆了,你多看着点。”

李泰道:“是呀,父皇也不想管他们了。”

张阳的肩膀扛着锄头又道:“听闻李恪去了封地?”

李泰回道:“去年就回去了。”

“嗷……”

张阳后知后觉地点头,又道:“我最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李泰双手背负,落后姐夫一步跟着,好奇道:“什么问题?”

张阳道:“这还是我从裴炎的水坝之策中领悟的,如果将水流比作空气,不同高度的与水平的空气流动发生变化,那么作用在纸飞机上的道理是不是也这般。”

李泰忽然停下脚步,神情顿时开始拧巴起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