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霸府 > 第一卷 烽火边城 第八十章 江湖体

霸府 第一卷 烽火边城 第八十章 江湖体

作者:鲁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1:14 来源:笔趣岛

崔默根本不相信何遇说的话,冷哼一声,催促道:”既如此,就请何宗主一一道来,崔某洗耳恭听,好与不好,在座的各位,皆有公论。“

”如此,请诸位静听。“何遇缓步跺到室内中间,用一种咏叹的声调吟道:”《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唐代文豪刘禹锡的千古名作,用此文来应景,当真是吊打横碾,让崔默毫无胜算可言。

在座众人都是世家子弟,见识不凡,是以何遇一篇《陋室铭》还未念完,已是惊得目瞪口呆,均呆呆看着何遇心道:”天下竟有如此才华之人,实在是生平从未见过。“

有爱好文学的甚至想到,待会定要请何遇复述一遍,笔录下来,回去仔细琢磨。

崔亮、崔浩更是吓了一跳,先前只以为何遇武艺厉害,没想到这文才比之武艺更是厉害得不可以道里计。其时中国重文轻武,南北皆然。何遇武艺再高,计谋再巧,对崔亮、崔浩这样的豪门子弟来说,只是觉得佩服,但并不心折。唯有这文采风流,才是名士派头的标配。崔亮、崔浩既为清河崔氏一族中的佼佼者,在文史上自然下过苦工,内心自然也是自信满满。谁知何遇这样逆天的才华,顿时就秒杀了他们,基本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崔亮一声不吭,心中甚是沮丧。崔浩少年意气,此时被全方位碾压,傲娇的内心仿佛一下子掉入了冰窟窿,甚至有放弃努力的想法。他们叔侄生长豪门,所有东西都是用的最好的,再加上资质不错,是以在族中是标杆似的人物,心气之高可想而知。

何遇吟完,默不作声看着崔默,等他说话。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崔默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能与何遇匹敌的诗文来,鼻子脸上渗出豆大的汗珠,终于把心一横,弯腰从地上捡起短剑,比个姿势,就要往眼中擦去。

崔亮回过神来,急忙大喝:”二兄不可。“

崔默一怔,停了下来,忽然不平不忿道:”何宗主文采出众,崔某甘拜下风,但崔某还想与何宗主赌一赌书法,若崔某再败,甘愿将双眼奉上,不知何宗主敢也不敢。“魏晋之时,文人名士最重书法,所以出了很多的书法大家。其时最有名的书法家便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既是斗文,这书法自然也是可比之列。只是刚才崔默已是输了,事到临头,却又横生之节,未免太过无赖,与世家子弟身份不符。但在崔默看来,横生枝节虽然让人耻笑,但总归比挖去一只眼珠要好受不少,是以老着脸皮提了出来。他平生自负书法,下过苦工,是以想以此反败为胜,打个平手。他刚才吃了大亏,对何遇不敢轻视,言语之间不再以”小子“称呼,而是以”宗主“呼之。

何遇虽然崇尚睚眦必报,但也不是不通人情,刚才已是做好准备,倘若崔默真要拔剑刺眼,立刻就会闪电出手将其阻挡下来。自己结交清河崔氏、扬名立万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再多树敌人。对于崔默的提议,何遇其实只要说上一句:”比试书法可以,且将先前赌约践行了再说。“一句话就能将崔默堵到死角。真要挖了眼珠,痛不欲生,又哪里还能再比试书法。

何遇这些天写了一段时间的书法,不知成果如何,而且自己存心讨巧,又无法帖临摹,走的是江湖体的路子,不知道在此时能否入大家的法眼。反正现在自己已连赢两阵,是不会输的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且看看别人的书法是怎样写的。

想得明白,何遇便点头道:”既是如此,在下就见识见识子默先生的墨宝。“

崔默这次不敢托大,也不再废话,一挥手,有下人端来笔墨纸砚,摆放在案桌上。众人刚才亲见了一出精彩的诗文比赛,接下来又要比试书法,一时兴趣大增,纷纷聚拢来。

崔默屏气凝神,摊开纸张,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下两首自己的诗作。何遇一看,诗作得还行,想是他的平生得意之作。这两首诗用毛笔写来,字体一楷一行,笔力深厚,看得出是下了苦工夫的。东晋号称书法盛行的时代,不会书法甚至做不了官,是以书法名家辈出。崔默这两笔字,正体现出当时流行的书法审美,走的是妍美的路子,看上去让人觉得很是舒服。瞧其水平,虽然不及王羲之的传世名作《兰亭序》,但放到现在倒也算是二流书家的水平。

何遇心中顿时有些压力:”如果说崔默是现代二流书法家的水平,那自己只能算是野狐禅,根本没有认真系统地练过,论功力根本不是崔默的对手,就看自己独出心裁的创意字体,能否入他们的眼了。“

何遇所谓的创意字体,其实也就是以后世的”颜体“,”瘦金体“为底子,更为刻意地扭曲夸张,使其特点更为鲜明。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虽然智商在线,但从小并未系统练过书法,穿越之后,不要说后世法帖还未出现,就是当世的书法家如王羲之父子等人的法帖,因为流通不便,也难以找到。今后想去江南发展,掌握书法是必备的本领,而且最好要能速成。是以,求人不如求自己,何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便自作主张,自我创造,写出来的书法水平虽不怎的,但面目却是一望而知,极为分明,放现在就是正儿八经的江湖体。

崔默写完,看着何遇,等他的评价。他刚才连输两阵,连个还手之力也没有,心中大起虚弱之感,心中更是不敢妄猜何遇到底会不会写字。按常理说,写字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何遇年方二十,即使从小练字,这书法应该还未大成。不过他文采这样出众,天赋之高,当真惊世骇俗,万一人家以一当十,写一年抵人家十年,这就不好说了。

崔默心下惴惴,不敢像刚才一样口出大言。更要命的是,何遇输了大不了打成平手,他若输了,还得当众挖眼,而且一下子挖两只,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刚才心绪不平,一直提心吊胆,所以看自己写得字,比之平常笔画要滞涩不少,这样一想,心里就更是灰暗了。

何遇欣赏着崔默的书法作品,觉得还真是过得去,当下着实夸赞了几句,便摊开纸张,饱蘸浓墨,开始书写。纸张是桑皮纸,比之黄麻纸要好过不少,笔墨做工也十分精良。清河崔氏果然财大气粗,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

何遇捏笔想了一会儿,用自己改良的颜体楷书写了的一首《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首诗出自屈原《九歌》,在当时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入门诗篇,可谓无人不知。这首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十分符合颜体楷书的气质,假如用东晋时流行的妍美书风来书写,就有些不大协调。颜体楷书气韵沉雄,精骨毕现,法度深严,是后世尚法书风的代表,和彼时的尚意书风从观感上说完全不同。何遇自知功力不到,便耍了个小聪明,特意挑选了一首众人皆知而又特别符合颜体书法特质的《国殇》。

众人一看之下,啧啧称奇。有人便道:“都说南人柔弱,北人刚强,何宗主这笔法如此雄强,当真是世所罕见。”东晋尚意书风,潇洒妍美,像是名士做派。而何遇的改良颜体,大气磅礴,宛如沙场大将。一刚一柔,各呈胜场。

崔浩脸上满是倾慕之色,好奇问道:”何宗主可否赐教,您这书法是何人所教,当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何遇见自己独创的江湖体投机取巧大获成功,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大言不惭说道:”幼时跟一山中隐士学过几天,此翁和王逸少相熟。王逸少曾对人言“此翁若出,他当避其锋芒。”王逸少即为王羲之,当时去世不久,书名盛于天下。何遇信口胡诌,反正死无对证。众人一听,王羲之尚且对这山中隐士如此推崇,何遇的书法当真是非同小可。

何遇更不接茬,又摊开一张桑皮纸,这次他用瘦金体一挥而就写了一首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