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105章 各有道理

一世富贵 第105章 各有道理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2:32 来源:笔趣岛

读书人都觉得很聪明,比别人明白。其实关于人的学问,到最后就是归于平淡,学到头发现自己一点也不比别人知道得多。人与自然,农业、商业、工业诸此种种,经验都可以积累,懂得多就是懂得多。关于人的学问则不同,是逐渐去除自我意识,从而在心灵上拥抱全体人民的过程,最后就是化为平凡。

每个文明都在通自己的理,都有无数的文化成果,不同的文明可以相互借鉴。当你知道、明德、通理,到世界去游历,看别人的书籍,这一个一个文明的果实便如同宝石一般放在那里。你可以一个一个捡起来,回到自己的天下,丰富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点缀自己文明上方的那一片天空。人民懂道理,事事按道理来,文明就越发璀璨。

文化是无私的,但也是最自私的。你有道理,则别人的一切成果都无私地给予你,你没有道理,这些成果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不知道哪些是宝石,哪些是砂砾。

从五四运动起大破旧传统,文化人中巫和鬼的思想一直去不掉,自己的文化也就无法成长。学习洋人的制度、法律、历史等等关于人的学问,就把一些东西拿回来做天条,自己或者做巫师或者装大神,就是不肯通道理。道理最大,制度、法律、管理方法,等等一切,都是从属于道理之下的。有了自己的道理,别人的成果才能为你所用,没有道理就没有用处。强行去用,就是做巫师跳大神,历史已经告诉了后人这是一条绝路。

道理很简单,就是那么几个字,只看你肯不肯去通。徐平前世那位伟人用了一生去寻找自己拯国救民守天下的道理,最终化为了九个字。他生怕后人忘记了,对政府的要求刻在每一个机关的门口,让你天天看见。对人民的要求,他在生命的最后,自己去做人民的一份子,实践自己的道理。这样的好与坏,别人看在眼里,他也同样看在眼里。好多事情明明那么容易,为什么不使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去改正,去阻止?因为道理最大,道理岂可不通。没了道理,天下是守不住的,走到最后就是一条绝路。

没有人天生是圣贤,有学习和成长,要在人民之中成长起来。人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会摔跟头,承认错误不羞耻。同样的,不能把伟人的话当作天条。天命已经不在,不在就是已经不在了,不能去做巫师假装在。只要道理在,其他一切都可改,伟人自己的著作也是一样。他说过的话都可以不做数,但那九个字的道理,谁敢动了,就必须有一套贯穿所有政事得到人民认同的道理,不然小康时代的治世就遥不可及。

在生命的最后,那位伟人可能看着自己的战友,不管支持自己还是反对自己的,要么行巫要么跳神,也是无奈吧。巫和跳神又有谁比谁高明呢?后来人即使明白,多半也是不想说的,说实话就会被人家认为是骂人,有什么办法?人生于世,本来就有两种活法,做主人做客人,都一样是活。作为一个过客,世间的事不过是一场表演罢了。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道理,没有自己的道理,东取一块西取一块是拼不成衣服的。为人民服务,公务员不是人民公仆,因为仆人和主人是不平等的,也是有分别的。领导和干部本身就是人民,是人民的一份子,自己同样是主人的一员。

守文明之天下,查治乱,辨性情,以此通道理。经济增长,人民过得越来越好,国内没有激烈的矛盾,是查治乱。还要辨性情,国民是什么样的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欧洲人从罗马和希腊文明的废墟,发展了性情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形成了社会契约论的道理,同时容纳宗教。有契约才有公仆,不是契约论的道理,哪来的人民公仆。纳税人同样,是契约论这个道理下的,你有样学样拿来,是要放弃自己的道理吗?放弃自己的道理,照着别人的道理,要通就要有样学样,学他们的性情,立契约,找上帝。走到最后,你就是不是你,变成了另一种人。不去通理,就是洋巫。一些人口含天宪,给天下的人刻一模子,你要这么活,你要这么想。你们这一些愚昧的人,那落后的文化,没有契约精神,没有这个精神,没有那个精神,听从大巫的启示,从愚昧中醒来吧。

人民一直在醒着,睡的不是他们。人民只是在等着一个合乎自己的道理,一起按着道理去生活,走向美好的未来。未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呢。你凭什么规定一个未来,说走到最后就是这个样子?说不定万众一心,走到大同,突然出现一扇大门,所有的人都进入一个神境呢。为什么不可以?不要用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的天宪来规定,讲道理。

不用自己的道理,而用一些手段在国内求治,先秦有无数的例子,这就是治术,用的人就是客卿。商鞅就是秦国的客卿,不能从客卿那里找道理,客卿不用讲道理。法家是没有道理的,他们只是荀子道理的治术,有了自己的道理,用了可以强国。秦一统,汉代秦后发现天下没道理不行,用儒家补上了道理。儒家就是一个伪字,真实只在典籍里。所以儒家给大汉建的天命就是伪天,自己当真了这天也就没了。

没有天下人认可的道理,治国者就是客卿,他们用的只是治术而已。统治者要去找自己的道理,找到道理,则世界上所有的治术皆可用。没有道理,一切就只是权变。

天地之民就是这样,你把天下看作是自己的,则天下之民皆是过客。私天下要想守得住,那就好好待客。客人向主人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享受从主人那里获得的报酬,不满意了换一个主人去做客。你不但把天下看作自己的,还把天下之民看作是自己的,那就对不起了,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让主人变成自己的主子。主人不让客人走,那总有一天客人就把主人赶走,自己做主人,这就是可怀而卷之。

人人都可以讲道理,大方写下来你的道是什么,你的理是什么,把这个理于世事中一理贯通,你就是一家。没有道理,何必称家?天地间的某家本来就是指道理的。你说古人的话是那个意思,现在意思可以变了,道德、道理、文化、礼仪,我们都重新定义。人家洋人的话里道德是什么,人家洋人的话里道理是什么,人家洋人的话里文化又是什么,我们按照洋人的来。那又何必呢?直接用洋人的话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口含天宪,让这里的人民去按照你的话来生活,来思考?你们用洋人的话去说话,用洋人的文字去记录,让天下之民留下自己的文明记忆,在这片失去了主人的土地上,等待着他们的道理不行吗?

天下不一定非要有主人,也可以是无主的,大家都做客人,相安无事,也是一种活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