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三国大改造 > 41.风骨

我的三国大改造 41.风骨

作者:大季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7: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王博虽然不痛快,但还是给张辽举行了一个气氛沉闷的欢送会。面对一脸鄙夷的兴汉众将,张辽无奈苦笑,给王博深礼拜别后,踏上返回并州的路途。

送走张辽后,兴汉军一切归于平常,王博的精力投入到兴汉城自立发展大计当中去了。

兴汉城原来就有不少工匠,都是王博费尽苦心拐到这里来的。他们大都属于民间艺人,以前全是社会地位低下,会这点技艺也是为了农闲之余,添补家用而已,所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活。但是丁原送来的可就不一样了,都是从官方作坊或豪强势力中征调而来的,用前世的话说,就是专业的匠人。

这些工匠技艺娴熟,有力的补充了兴汉城的各个作坊,以前一些王博苦于所限,而无法开展的事情,也随着他们的安心参与之下迎刃而解。这不,刚来没多长时间,负责勘探矿藏的工匠,就在南面几十里处的中陵县旧址,发现了一个小规模的铁矿,矿石离地表非常近,易开采。

接到好消息的王博,当即命令苦力营开辟道路,专门用于采矿炼铁的运输。等建设完成后,兴汉城也可以自己铸造兵器和铁具了,再经过王博的指点,无论是质量和效率都提高很多。当然由于产量的限制,还是无法满足兴汉城日益增加的需求,大量的铁锭还需要从来往商队手中换得。

过年后,由于兴汉城的大量物资需求,来往的商队日益增多。鉴于商队的巨大作用,更为了鼓励商队来兴汉城的积极性,王博还专门召集各大小商队,开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座谈会,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商业的措施,并郑重承诺:兴汉城永远保障合法交易商人的利益。

凡是与兴汉军交易的物品一律不收任何税务,经此地前往云中、朔方的商队也依据所携带之物,收取少量税收。而且还为一些和兴汉军关系密切的商队,提供御胡关至雁门、代郡的沿途保护等等。

会上,王博又宣布了不少新的交易内容和方式:首先,兴汉城接受各地流民,只要商队将流民送至兴汉城,途中的一切花费都有兴汉城支付,除按人头支付费用外,还根据路途远近、流民成色等情况给予奖励。

再就是加大对铁锭、粮食的收购价格,比以前多了近一倍,而且是数量越大价格越高。

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兴汉城放宽了战马的交易。来往的商队不仅可以从胡族中收购战马,还可以从兴汉军手里交易战马,只是需要控制一些数量和成色。

王博会后把王家商队的王安单独留下,并递给他一份名单。拜托他利用王氏在并、冀、幽、青等州的影响力和店铺,探访名单上所列的人物,包括其住址、现状等,越详细越好,也可以拜托其他商队或势力进行,王博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每找到一人,王博都许诺不少好处,如果能够招募到兴汉城来,那奖赏大到连王安这个久经市面的老油条,都无法拒绝的地步。

而面对王安投过来带着探寻的目光,王博只是稍微地解释道: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对兴汉城有大用的能人异士。其实就是王博根据前世记忆中,对三国名人的印象所列的。

等王安郑重地点点头以后,王博又和他商量起另一件事情来。

陈到的情报工作,在御奴关大战后也开展起来,从鲜卑送还的奴隶中,挑选了不少以前从事过各行各业的人,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对兴汉城非常忠诚,且脑袋灵活之人,已经由陈到秘密的训练了数月,到了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王博与王安商量一番后,决定以王家的名义,在并州各地郡县,陆续开设一批酒肆、家具铺,所需钱财由兴汉城出资,王家只需担任明面上的掌柜,并适当照应就行。所得利润交王家和王安各一成,但王家必须保证不干涉店铺运行,且注意保密,否则王博最后也放了狠话:如果由于王家的原因,给兴汉城造成重大损失,兴汉军会让王家从并州消失。

本来欢天喜地的王安,在看了平时以礼相待的王博,转眼间就恶狠狠的警告后,不由得一缩脖子,想要反悔却在王博似笑非笑的目光下怂了,心里暗骂:这位小爷原来是个笑面虎啊?自己千小心万小心,还是上了贼船啦!这要是不答应,恐怕明天就不知道死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