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我当方士那些年 > 第九十四章 真龙之穴(五更走起~~~~~)

我当方士那些年 第九十四章 真龙之穴(五更走起~~~~~)

作者:君不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7:0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我从时间上推算,乐山大佛建于唐初,而留在青城山天师洞的线索分明是明代时候的,两条线索的年代跨度这么大,我一时很难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越千玲参加过的考古众多,不过都是人为发现后再去挖掘勘察,像今天这样根据线索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发现还真是第一次,所以兴奋的手舞足蹈。

乐山大佛离蓉城并不远,离开青城山后我和她们连夜赶了过去,站在乐山大佛脚下的时候已经是清晨,越千玲特意租了一条渔船,临江眺望乐山大佛有一种别样风光。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

这些信息被越千玲如数家珍的说出来,如果是旅游,身边有一个学考古的当导游还真是件不错的事,不过这些丝毫提不起我丁点兴趣。

线索指向乐山大佛,可这佛就是一座山,山就是一座佛,这个线索未免也太笼统了一点,青城山好歹还有一副川西天仓图指引,而现在我仰着头看着江对面威严肃穆的大佛一筹莫展。

“大佛建于唐初,而我们找到的线索是明代留下的,其实想想也合情合理,这大佛气势磅礴,就算改朝换代,历代君王对佛都礼遇有加,断不会去破坏一座佛相,所以把线索留在大佛之上很容易保存下去。”秋诺冷静的说。

“应该不会!”越千玲想都没想就肯定的说。“大佛两侧的岩石是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在近一千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中,更是饱受自然风雨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我点点头很赞同的说。

“从现在的大佛看,很明显是经过人工修葺过的,如果明十四陵的线索真在大佛身上,恐怕早就被破坏了,而且明十四陵这么重要,真把线索留在一个每天游人络绎不绝的地方岂不是太儿戏。”

“可从天师洞得到的线索,指的就是这里,这么大一座山,真要上上下下都勘察仔细恐怕少说也要一两年时间吧。”秋诺有些失望的说。

“一两年……。”我一脸无可奈何的苦笑。“毫无头绪的乱找,不要说一两年,搞不好一辈子就和这大佛耗上了。”

清晨的日出缓缓从东方升起,透过薄薄的似烟的晨雾照射过来,整个大佛像镀了一层金,一圈光晕围绕在大佛四周,倒影在江水中的大佛犹如佛光普照般威严肃穆。

我一怔,连忙抬头重新看看四周,刚才还紧缩的眉头慢慢舒展开。

“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啊?”秋诺看见我的表情好奇的问。

“为什么修建这座大佛?”我答非所问的自言自语。

“这个我知道,据唐代和明代等书记载,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结茅于凌云山中,古代这里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越千玲说。

“算是一种寄托,目的是为了治水。”秋诺也点着头说。

我全神贯注的仔细看着大佛四周,沉默了很久后,忽然意味深长的摇着头说。

“恐怕不是治水这么简单!”

“那……那是为什么?”秋诺和越千玲几乎异口同声的问出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