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上品寒士 > 四、书友李若曦评谢安

上品寒士 四、书友李若曦评谢安

作者:贼道三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2:0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谢安--一个时代的偶像

三国以来,有两个人物最被文人墨客所推崇,一为诸葛亮,一为谢安。

可能很多甚少关注中国文学史和传统诗歌的朋友都不了解这个人,和红遍中日韩乃至东南亚的诸葛武侯比起来,知名度不可同日而语。学过初中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吧?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两个成语皆是出自此处。冷兵器时代一场教科书般宏伟的经典以少胜多战役,8万对90万(确切应该是87万)。记得曾经有好事之人在军事论坛评过中国古代十大精锐部队,东晋的“北府兵”非常有幸的与大秦铁军,大汉精骑以及大唐神策军并列,足可见其战斗力。

北府兵的创建者乃是谢安,统军将军是他的侄子谢玄,后来官至东晋车骑将军。

风神秀彻的四岁

桓彝,后来权倾天下的大司马恒温的老爹,当时也是个名著天下的大名士。属于那种指着某个青年小火说上一声“你丫骨骼精奇”,便能让那人飞黄腾达,青云直上。那时候能够能得到一位大名士交口称赞是很不容易的。《上品寒士》里陈操之能被恒伊赏识,郗嘉宾推崇,那真是天大缘分了。

好了,桓彝大名士来谢府做客了,四岁的谢安大大方方的出来见客。桓彝一见谢安就欣喜的不得了,忍不住地赞叹:“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也是当时极出名的人物,极有风度。换句话说,那就是帅呆了,极品小受一枚。四岁的时候能得到这样的赞叹,似乎比起神童来,还要拉风牛逼一些。

与慕容垂神交

鲁迅先生《古小说钩沉》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谢安在少年时(可能十一二岁),居然和后来雄踞一方的燕国大牛人慕容垂,有过一回神交。前面已经说了,谢安在四岁就扬名江左,长到十来岁的时候越见潇洒。那时候的妇人小姐跟现在的追星族有的一比,看到长的英俊潇洒的翩翩公子,便会送瓜果啊,香囊什么的,其实基本跟现在这些哈星族要签名是一回事。潘安游洛阳,掷果盈车;细皮嫩肉的大帅哥卫玠,更是被疯狂的粉丝们的熊熊热情给活活折腾死了。“看杀卫玠”,轰动一时。眼神可以杀人,有卫玠作证。卫玠这个极品小受,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靠着长得帅而名垂青史,哦,不,野史的了。作为男人相貌的标杆人物,潘安,似乎比起卫玠来,还差那么几条街的距离。什么“貌比潘郎”,“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些俗词滥调就别拿来磕碜卫大帅哥了。估计春哥曾爷这样的纯爷们代表见到卫玠兄都会两眼泛星星,ju花一紧,大小便失禁。

不好意思,扯远了。慕容家是鲜卑贵族,大燕国的皇族。(看过《天龙八部》的都知道吧?没看过?来人,拖出去打!)那时候鲜卑人还比较杯具,在辽东长白山一带鬼混。那时候东北那噶的可不像现在这样遍地的大豆高粱,说句鸟不拉屎的话,还真不诛心。所以慕容垂和繁华江南,高宅大院里锦衣玉食长大的谢安一比,那真是土的掉渣的土包子了。即便如此,山旮旯里面还是吹来了文化风,谢安的大名还是通过粉丝们耳口相传,来到了慕容垂的身边。这位慕容公子的老祖宗心头开心啊,咱们粗人懂欣赏啊,所以派人送给谢安一支“白狼眊”。这可是白狼的毛做成的装饰,看过YY小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白狼一般都是牛逼的成精的东西,您说这礼物珍贵吧?值得一提的是那年慕容垂7岁,还是个屁大不点的孩子,所以这段神交,还真神奇。

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只要您不是文盲,差不多都听过这句吧?这里的王谢之家就指王导的家族瑯邪王氏(代表人物王导、王羲之,王献之)和谢安的家族陈郡谢氏,他们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人物。东晋两位最有名的宰相,一个是王导,一个就是谢安。一个偏暗一隅的破烂******能够在北方异族的打压下存活这么多年,全靠了这俩哥们前后照应着。要不早让北方五胡给你弄死了,当然,长江天堑在冷兵器时代的确是个依仗。

最初的“潇洒”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一辈子都是谢安的粉丝,后来谢安当宰相的时候,他就跑到谢安幕府里当长史。某日,两人酒至半酣,王献之突然人来疯的对谢安说:“我觉得您是最潇洒的。”潇洒这词最早连在一起使用,而且意义明确,有史可载,估计这是最早的一次。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