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道烬沧桑 > 第五十二章 黄山深处

道烬沧桑 第五十二章 黄山深处

作者:识食物为俊杰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5:47 来源:笔趣岛

李若愚虽不能成为那麒麟儿,也不是那人中龙。但也想,回首百年之际,父母看到自己的时候是带着欣慰的,而不是失望,不是心疼。李若愚记得,按照镇上的规矩,二十多岁,是大人了,不再是可以想哭就哭,想闹就闹的年龄了。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路,只是通往的方向不同而已,但是,不变的是那踏在道路上的人都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李若愚曾看到一个词,孤独。什么是孤独,在李若愚看来,大约就是,自己走在热闹的街上,有孩童打闹的欢声笑语,有卖东西的吆喝的小贩,也有讨价还价的路人和老板,一片繁荣景象。然而,这些都与你无关,似乎与这世界隔绝,能看到,但又触摸不到,仅剩下自己。这大约就是孤独。

在通往强者的道路上,注定孤独,注定走着和世上芸芸众生截然不同的路,这少有人走的路,是孤独的,或许整个世界都不理解你,或许内心充满了苦涩,充满了对与错的矛盾,但是每一个巅峰强者为何是巅峰,与众不同。这大约就是其和众生与众不同之处。

李若愚手握骨剑,朝着黄山深处探去,孤身行走于这大荒之中,一股千山鸟飞绝之感油然而生,整片天地,寂静无声。突然,李若愚看到了前方似乎透着诡异,使得李若愚有一股毛骨悚然之感,李若愚定睛往前方看去,无尽的透明游魂飘荡于此地之中,李若愚瞳孔收缩,朝着身周看去,自己已然不知不觉处在这游魂之中。

再往地上细看,一层层莹白之色的灰尘铺满地面,李若愚汗毛倒竖,这哪里是灰尘,这分明就是一层层骨灰铺就,可想而知,古往今来,这处地势到底有多少人埋骨于此。

远处仙血体依旧静静的被黑色长枪钉在黄山之上,即使如此,尸身依旧万古不腐。足见其多么不凡,然而,于此地之中,依然遭了劫,成了那一道惊醒世人的标志。不需要看那黄山之上的标志物,李若愚也一动不敢动,怕引起这游魂的敌意。

小段时间之后,李若愚发现的游魂虽然可怕,但是确处于一种无意识之态,透明的身子,若不注意,并且离得很近,根本不能够觉察其存在。李若愚打起二十分精神,不敢让这游魂靠近自身,不断躲避。在躲避之时,李若愚也在思索着对策。

“大魂幡”

李若愚突然想到了这件至宝,李若愚赶忙将其从灭世珠之中取出,果然,大魂幡对这透明游魂有着效果。大魂幡若葫芦装水一般,对着周围的游魂吸去,周围游魂纷纷被吸入大魂幡之中,吸收了这些游魂之后的大魂幡,幡面出现了变化,一个模模糊糊的“魂”字出现在幡面之上。若风中烛火一般,似乎随时可以熄灭。

看着大魂幡的变化,李若愚明白,大魂幡,大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至强,而魂才是其关键,有了魂,大魂幡才名符其实。

行过这处古来埋骨成灰之地,李若愚继续向着黄山深处而去。沿途而行,不只是被钉死的仙血体越发清晰,大地之上,各种非凡之体亦一眼可见,神圣人杰伏尸也不在少数,但终究都喋血于此,化为尸骸,有的枯骨依旧散发出微光,骨质呈晶莹之色。有的尸体如同仙血体一般,历久远岁月,依旧不腐,生前容貌栩栩如生,若还活于世间一般,散发出一股股恐怖的威势,使得李若愚不得不绕道而行。

而大多数的,则化为了游魂之地一般的尘埃,和这黄山融为一体,成为黄山中的一部分,诉说着无尽的苍凉。

李若愚身背剑匣,手持大魂幡,继续向着其中探去,只见前方一个和尚盘坐于此,结着佛门手印,面露微笑,双眼闭合,似在禅坐。若不是其身前所刻之字,昭示出其已然坐化,定然会让人意味其是活佛下凡,行走于世间。

李若愚看着地上刻字,“小僧释四空,于黄山,战地荒来人,三百招势均力敌,佛家六言尽处,地荒来人轻松写意,八百招后,自悟第七言出地荒来人出一式“诛仙指”,败而陨——中古末”。

看完地上所刻之字,李若愚瞳孔紧缩,这僧人敢以四空为名,定然非同凡人,佛讲因果、业报。四空在佛家之中喻意四大皆空,释四空,可见这僧人的超凡,更别说其自悟佛家第七言这超凡的悟性以及天资,世人只知佛家有六言,威力震古烁今,那么第七言又有何等的威力呢?李若愚不知道,但是其中古末的时间,让李若愚内心更加震惊,经历了近古漫长岁月到如今,其尸依旧如同盘坐古僧般不腐不朽,是成佛了吗?

“地荒来人”又是什么意思?是域外来人吗?地荒又是哪里?难道争如轶闻所传,黄山有着链接域外的传送阵吗?李若愚喃喃自语。

李若愚眼看释四空不似其他尸骸一般散发出阵阵恐怖的威势,不可接近,便手持大魂幡缓缓的向着释四空靠近,但是等到李若愚距离释四空三尺之地时,释四空尸身竟然爆发出一阵阵琉璃佛光。李若愚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却不再能够向前迈出一步。似乎尸身三尺,就是一片佛国净土,三尺之外则是滚滚红尘一般。

看着眼前散出琉璃佛光的释四空,李若愚拿出了一串灰色手串,这灰色手串是当初和王博进入堕魔谷之中,得自白骨荒原。李若愚曾猜测其和佛家有所关联,因而在此时拿了出来。

手持灰色手串的李若愚,不再被琉璃佛光所隔绝,似乎被这琉璃佛光所接纳,终于,李若愚站在了释四空的身前,正在李若愚想,是该先取其手身上的袈裟,还是其勃颈处由一百零八颗舍利子串成的项链之时。

一阵阵梵音出现在李若愚脑海,李若愚若时空转移一般出现在了一处佛国所在之地,佛国之中佛陀都在念着几句梵文“嗡嘛呢叭咪吽”。瞬间,李若愚反应过来,这是一种传承,来自于释四空的遗馈。

佛家六言,这是一种来自古老、不可考究的传承,现今已然失传,经历断代。李若愚细细感悟这来自于释四空的传承,感觉到了这种传承的恐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