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宅唐 > 第二卷 还债 第九十三章 渭水桥守军

宅唐 第二卷 还债 第九十三章 渭水桥守军

作者:码字的尘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4: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李承阳扛着画戟走到太极宫门外静静等着噩梦的到来。

时间过得飞快,就在他刚刚站定,信使像是瞬移般直入了大明宫,李世民正在那里召开朝会。

“报,突厥前锋已经过了幽州,一路急行军直奔长安”大明殿中信使发出了人生中最后一声呐喊,随即就没了声音。

顷刻间鸦雀无声,满朝众人都被这消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连李世民都在龙椅上保持着定格,场中只有信使倒地铠甲的碰撞声回荡在大明殿。

“召尉迟敬德带兵回援,各卫将军速去领兵勤王,三日内必须到达,李世绩,长安城中可随时调动的兵马还有多少人”这时李世民拿出了他的决断,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已经不重要了,万事先动起来,幽州距离长安直线不到两百里,这信使的装束像是幽州张瑾的天纪军,加上信使前来传信的时间,突厥可能已经赶路一半了。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动起来,把能保卫长安的军力尽可能集结起来,先保长安不失,随后再开始追究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殿外李承阳的身影已经不见了,就在满朝上下一片杂乱的时候,在殿门听消息的李承阳已经回到了东宫。

把赤兔拉出来,拍了拍马背:“没准这次你就自由了,最后一次,加把力兄弟”。

突厥来的如此突然,三天时间从原州直到幽州,三百四十里路啊,他们是飞过来的吗,大队骑兵,全速行军也不过如此,这还要一路上没有任何敌人的骚扰,而且对路况务必的熟悉。

难道中途这几州的驻军就没有做出一丝一毫的抵抗?

这已经不关李承阳任何事了,把护卫们叫上,吩咐马上出城,回头看了看并肩站在一起讨论着什么的笑儿和李侍,笑着跟两女挥了挥手:“你们别跟着去了,我出去看看程家庄子,一会就回来”。

两女应声,随后又商量起怎么为少爷把酒楼开好的事情来。

出了东宫们,环顾四周,怎么也找不到那抹黑色的踪迹,没办法,只能用喊得了。

“你们都回去,少爷我今天一会就回来,今天宫里不太平,你们把院里人照顾好就行,我带着护卫你们放心”。

这自然是在跟暗卫们说话,现在暗卫们隐藏工夫越来越熟练了,当然和李承阳时不时的吐槽人家功夫有关。

喊完也不再纠结,带着护卫骑上马就直接奔出长安门。

一路上不断的与报信的信使擦肩而过,每次派遣红翎信使都不是单单派出一个人,十个八个的往外派都是正常,上次的信使路途遥远,又一路被突厥追杀,能活下来一个已经是万幸,而这次路途比较近,突厥兵也少,这才让李承阳有了不断获得情报的途径。

遇到一个信使就把人拦住,先把战事已经传递到的消息告诉信使,这才慢慢从他们嘴中得到了信息。

突厥已经渐渐兵临渭水了,把信息综合到一起,在联合起之前的地图,突厥从幽州直奔长安而来,中途无人敢拦,任凭突厥人在大唐的土地上肆意乱为。

一个时辰,李承阳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就跑到了渭水河畔,这里有着一道横跨渭河,宽约五米的桥,驻扎在这里的是一队骑兵,均已经顶盔带甲的驻守在桥头,桥头上堆了约一米多高的土堆,骑兵们纷纷下马,面色紧张的等待着什么。

李承阳近五十人的马蹄声在守兵中引发了不小的骚动,有人蹭的抽出了兵器来,四下环顾,还有人急忙脱下里衣,把手和马刀紧紧的缠在了一起,这是死战不退的意思。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