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九十六章 皇帝遇刺,长安戒严(第一章)

第(1/3)页

阳光温煦,旌旗招展。

渭水之上,巨大的三桅御船停靠在码头之上。

皇帝一身赤黄色衮龙袍,头戴一顶黑色璞帽,站在船头,看着李承乾,李泰,李治,晋阳公主,城阳公主,高阳公主等几个皇子公主一起上船,忍不住高兴的笑笑。

李承乾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一起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平身吧。”李世民笑着抬手。

“多谢父皇。”李承乾起身,然后侧身看了李治和晋阳公主一眼,说道:“父皇其实不用带稚奴和兕子一起去洛阳的,留在长安,儿臣也能照顾他们。”

“你自己看看,能够去洛阳,他们不知道有多开心。”皇帝看了一眼满脸欢喜的李治和晋阳公主,开心的笑了起来。

“是!”李承乾只能拱手。

皇帝东巡洛阳,带李泰和高阳,城阳他们几个是正常的。

李泰在洛阳有自己的魏王府,甚至于一个魏王府就占据了一坊之地。

当然,城阳和高阳这一次去洛阳,皇帝也会赐她们一座公主府。

今年,城阳和高阳都要成婚,到时,她们都会搬出宫住到自己的公主府去。

但李治和晋阳公主,多少就是带他们去玩的。

皇帝笑笑,看着李承乾说道:“朕这次去洛阳,长安这边你的几个弟弟妹妹,你要多注意照料,尤其不要让他们轻易得病。”

“儿臣明白,父皇放心。”李承乾立刻神色认真的拱手行礼。

皇帝还是有几个年幼的子女在长安的,虽然说有他们自己的母妃照料,但这种事情不好说。

万一谁一旦得病,因此夭折,尤其是在皇帝东巡洛阳,李承乾监国的时候出事,到时候,皇帝追究起来,李承乾就是没有责任,也有了责任。

看到李承乾这幅郑重的模样,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相比于李泰,李承乾对于几个弟弟妹妹的态度很好。

即便是李恪也是一样。

除夕夜宴那晚,李泰挑唆李恪向李承乾敬酒,李承乾丝毫没有在意,反而帮助李恪解围。

还有,正月初二,皇帝让李恪跟随一起去祭祀天地,李承乾也没有怎么在意。

反而是李泰,事后派人紧盯着李恪,提防之意太过明显。

原本李世民是想要在正月十六,就将柴令武派到魏王府的,但看到了李泰的动作之后,皇帝直接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等了两个多月之后,才将柴令武调到魏王府。

……

文武百官各自登船,魏征,侯君集,李大亮,郑神通等人,都前来相送。

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等前往洛阳众人,一旁相陪。

“魏卿!”皇帝看着魏征,然后又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监国虽不是第一回了,但朕还是有些不放心,卿这一次留守辅佐,就替朕好好的教导教导他,真正的治国之道该是怎样的,”

魏征微微一愣,随即认真拱手道:“臣领旨!”

“有劳郑国公了。”李承乾赶紧转身对魏征拱手行礼,他有来自后世的记忆,知道治理天下的艰难。

天下之事,每时每刻都处在无尽的利益斗争当中。

皇帝和宗室,皇帝和地方世家,皇帝和地方官员。

宗室和地方世家,宗室和地方官员,地方世家和地方官员。

宗室和宗室自己,世家和世家自己,官员和官员自己。

彼此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一件事情,哪怕看法类似的人,呈报上来的公文,也可能有巨大的区别。

如何处置这些事情,李承乾即便是有后世人的记忆,但还欠缺很多。

尤其他对于大唐的地方世家了解并不多。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