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人,得加钱 > 第三十二章 旗人奸贼鬼子六

大人,得加钱 第三十二章 旗人奸贼鬼子六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投入命运万劫火,迎接日月万里风。

漫漫长路任我闯,笑看清风为我狂。

谁是最高最强?

歌词倒挺合贾六这会的心境,不过他不是为了姐儿来考武状元的。

负责校场秩序的健锐营是乾隆十三年因为攻金川不利,清廷特意在京营八旗的前锋营和护军营挑选精锐组成的,专攻云梯攻城法。

一开时只有1000人,后来陆续扩编,目前有三千余兵力。德胜门这个校场就是健锐营的主营所在。

贾六一边观察健锐营武器装备,一边随常秉忠他们站到了汉军正蓝旗牌子后面。在马册房那个骁骑校的示意下,众人排成两队等侯进场。

汉军正蓝旗左边的队伍是汉军镶黄旗,队伍人数比正蓝旗足足多了一倍,有六七十人之多。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不管是满洲、蒙古还是汉军,两黄旗的佐领(牛录)数目都是远超其余六旗,如此自然决定两黄旗的备补子弟人数也多过其余六旗。

右边的是汉军正白旗,人数同正蓝旗差不多,也是三十几人。

因为汉军还有两红同正黄旗的人没到,校场负责的健锐营军官又说必须汉军八旗到全才能进场,所以已经到的五旗子弟便只能站在那里等侯。

站在贾六前头的王福有些憋屈道:“咱们要是满旗子,那帮人早将咱们请进去了。”

常秉忠乐了:“你胎投的不好,怪谁?”

王福没好气道:“你乐啥?又不是我一个人干等。”

贾六笑笑没说话,但能感觉有不少汉军旗人对清廷的“歧视”政策有明显的不满情绪存在,这个不满尤其体现在第四、第五代汉军旗子弟身上。

或许,乾隆最终将汉军八旗全部开出旗籍,同新生一代汉军旗子弟“怨满”有一定关系。

对贾六而言,这是件好事。

八旗是汉军的八旗,不是满洲的八旗,更不是蒙古的八旗,想来也能吸引一帮想要改变现状的汉军子弟。

世间事,没有什么不可能。

一百年前的顺治年间,有两白旗的满洲将校在昆明发誓拥戴永历再造大明;

三十年后的嘉庆年间,有红带子、黄带子参加天理教誓要推翻满清;

又一百年后的宣统年间,东北的旗人积极响应南方革命党号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那么,在所谓康乾盛世的乾隆鼎盛时期,又有什么不能发生呢?

一切,都在人为。

.......

一开始还好,各旗都较有秩序,毕竟这地是健锐营管辖的校场有一些军威在。

可时间一长,这帮纨绔子弟们就受不住了,吃不消在那干站,最后不知谁给带的头,哗啦啦竟是都坐到了地下,一边闲聊一边等。

旁边的镶黄旗、正白旗都一样。

贾六也跟着坐在地上,这会他无意鹤立鸡群。

一帮纨绔子弟能有什么好说的,先是聊几句骑射考试的事,相互吹捧一下,之后话题就转到了京师各处好玩场所,不少人相邀考完后就去聚一聚,吆五喝六。

贾六听得无趣,抬头张望了下,发现两红旗的人已经来了,就剩一个正黄旗估计也快了。

人多了后,秩序明显更加乱了。

不少相互熟识的备补子弟隔着队伍打招呼,你一句,我一句的好不热闹。有的索性离开自己的队伍跑过来“串门”。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