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鼎余烟 > 第九章 迁民

汉鼎余烟 第九章 迁民

作者:蟹的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4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淮水南岸,决水、灌水沿岸地区的地形平坦,小山丘壑连绵而起伏不大,其间有谷地错落分布,形成大小不一的坪坝。山头高处有茂密的森林,平地则遍布矮树、荆棘和枯草。

此地处于江淮豪右控制区的边缘地带,虽也遭到天灾**的惨烈破坏,但还大体维持着两汉延续至今的密集乡邑聚落结构。目前为止,算得上周围数郡范围内,人烟较密集的区域。

由于自雷绪以下的势力首领们既无政治理想,也无治理的能力,因此放任大部分村社自治。豪右所属的部曲巡行到某处时,随意勒索些补给物资,就当是收税了。

这种情况下,百姓们的艰苦可想而知。水患、疫病、盗匪,甚至某次简单的气候变化,都会夺走许多人的性命。

然而,得益于紧邻中原的地理位置,每当某次灾难夺走了许多人的性命,死者所腾出的屋舍,又会陆续被各地逃亡来的流民占据。随即难民又会死于某种灾难,这些村落于是再一次空荡无人,直到下一拨流民的到来。

一年又一年的如此反复。村落如故,只是每一天都较旧时更破败,规模更小些,户口更少些。

如此下去,曾经人烟繁茂而富庶的村社,终究会被抽干血脉,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齐五是个流民。他的家乡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徐州,原本有妻有子,有老母、长兄、幼弟。一家人上有宗族荫蔽,还传有祖传百亩田地耕稼,纵使近数十载租税日趋沉重,靠着种地的手艺,总可勉强度日。

然而自从荒乱以来,天下板荡、贼寇横行,肆意杀人侵暴,更兼水、旱、风、雹、霜陨、疾疫、蝗螟等灾害无一日停歇,朝廷又毫无赈济可言,只有更加如狼似虎地征集压榨……如此种种,很快就将齐五逼迫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

齐五辗转流徙,饱经艰危,曾经被挟裹进青州黄巾的余部,又曾经随着流民大队漫无目的地奔走求食。

他的经历越来越丰富,见识越来越广,而他所依赖的宗族早已瓦解流离,身边熟悉的人也慢慢地死亡殆尽。

二十年过去了,齐五年近半百,眼睛瞎了一只,右手的指头也断了两根,乱世风霜彻底摧折了他的筋骨,使他身躯佝偻下来,粗糙的皮肤垂坠着,在他的脸上和身上形成纵横的皱纹。

或许是年纪大了,他发现自己不再害怕死亡或疾病,于是他在一处叫做大槐里的地方落脚,准备安静地渡过饱受折磨的一生。

聚集在大槐里的,几乎没有本地的居民,都是从四方流离而来的苦命人,此后两三年的时间里,齐五和几个年轻人开垦田地,侍弄庄稼,渐渐地让人们得以糊口。

这一日里,齐五带着两个半桩孩子,慢慢沿着田埂行进。田埂左边这块地本来应该是块精心打理过的好田,可惜荒废了,田里的荆棘到现在都没有锄尽。

田埂右边的一片更好些,但是齐五在翻地的时候,发现地里浅埋着十几具尸体,于是取土将之掩埋,再不想过去。

田埂很宽,两个孩子各自拖着一条木耙走在前头,齐五背着手在后,喃喃地道:“秋天也要耕田啊……先耕田,然后再耙,把雨水收在土里,就算春旱也不怕……对了,如果秋天不下雨,千万别耕,那样反而绝了土气……可惜,没有牛,没有牛啊……”

齐五的嗓子粗噶,语调又低微,有一搭没一搭说着,也不知道前头的两个孩子能听进去多少。他抬起头,用浑浊的左眼看看两个嘻嘻哈哈的孩子,嘴角抽动,苦涩地叹了口气。这两个孩子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看着他们,齐五常常恍惚想起自己死在乱军刀下的儿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