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到壬寅年

大明话事人 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到壬寅年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3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万历二十九年的年底,万历朝即将迎来第四个十年的时候,朝廷陷入了一种极度诡异的氛围中。

为支付九边饷银和平乱费用,沈首辅强行从老库挪用了储备的压库银一百万。

到年终时太仓国库仅剩白银一万多两,另外还欠了皇帝内库一二百万。

值得庆幸的是,万历皇帝从十几年前就不上朝了,不然今年连冬至、元旦大朝以及郊祀等重要典礼都没钱举办了!

这会儿人人都意识到,朝廷的统治机制出了大问题,但是又说不清应该怎么完美解决问题。

虽然从表面去分析,好像出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党争而已,林党作为反对党,给执政的清流党捣乱。

最近七八十年来,类似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不算什么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但是这次后果有点严重,林泰来发起党争能把朝廷财政彻底搞崩,让朝廷政务运转停滞,这情况本身就能说明,体制一定出了问题!

要知道,从七八十年前朝廷进入了党争时代后,什么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之类的时代弄潮儿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见过或者听过的。

可问题就在于,过去的党争无论怎么打,人头落地者有之,抄家灭门有之,朝政运转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然而今年的党争却把朝廷打瘫痪了,把国库打到破产边缘了,把中枢打到对地方有点失控了。

有些饱读史书的人很敏感的觉察到一丝不对劲,这踏马的不就是亡国气象么?

万历三十年是壬寅年,元旦日即将到来时,京城里突然又有人广发大字报揭帖,说功高震主的带方侯林泰来之所以一直住在西郊颐和园,就是害怕被“瓮中捉鳖”。

假如林君侯住在城中,万一出现不测之变故,只要城门关闭,封锁街巷,林君侯逃都逃不出去。

只有在空旷的郊外庄园中才相对安全,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还能有机会潜逃。

据说当年林泰来微末之时,就常住在苏州城外,不轻易在城中过夜;而今日常住西郊的行为模式,与当年简直一模一样。

这份揭帖内容被厂卫禀报进了大内,随即龙颜震怒,斥为“离间君臣之妖书”,下令彻查原作者!

但是和大部分政治性的揭帖一样,除了闹得鸡飞狗跳之外,查不出实际作案人。

于是这份揭帖也成了春节走动串门的热门话题,朝廷官员根据自己的政治立场,互相指责对家的人写小作文。

在这个壬寅年春节,辽东镇总兵官、宁远伯世子李如松回京城叙职顺便探望父亲。

正月初二时,李如松来到西郊颐和园,给林泰来拜年。

林泰来烤着火说:“看到你听取我的意见,改变了轻敌冒进的毛病,至今仍然健在,真是令人欣慰。”

李如松只想翻白眼,大过年的说这种“看到你还活着我很高兴”之类的话,这合适吗?

寒暄了一会儿后,李如松便问道:“我实在不能理解,君侯如此大动干戈,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对付清流党人,这值得吗?”

林泰来暗暗猜测道,李如松应该是替谁来问话的吧?

随即林泰来似乎很疑惑的反问说:“你说什么大动干戈?谁大动干戈了?”

李如松没好气的说:“明人不说暗话,你我也是多年老友了,私底下里说话不至于如此装糊涂!

去年朝廷陷入这般困境,你敢说与你毫不相干?”

林泰来稍加思索后,仔细斟酌着说:“我大明当今存在有很多问题,比如朝臣过分热衷党争,比如南北之间的撕裂,比如财政状况脆弱,比如内地卫所拉跨,比如赈灾能力太差。

朝廷过去半年多的困境,其实就是一些问题被激烈催化后,骤然爆发的具象。

就算去年没有出现困境,但再这样恶化几十年,情况只会糟糕十倍百倍。”

李如松却很执着的追问道:“所以呢?谁该为去年的事情负责?”

林泰来语重心长的说:“我觉得,这是体制问题酿成的恶果,没必要执着于追究具体责任人是谁,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责任。

就算罪魁祸首沈首辅因为执政不当,对此负责并下台,那我刚才提到的问题就会消失吗?”

李如松:“.”

所以你林泰来强调的是,去年让朝廷陷入困境的第一责任人是首辅沈鲤?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