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王朝驸马 > 第45章 惹梁山端午事变(3)

王朝驸马 第45章 惹梁山端午事变(3)

作者:百里如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1:0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小秦淮河湍湍而流,绵延数十里,将永泰县割为两边,河两岸许多人家依水而居,白墙黑瓦的门楼、捣椒红泥的土房、泛着枯黄的茅草屋,分别坐落两边,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此时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在门口插起艾草,以祛百邪。

河面两艘画舫上,有姑娘搬了檀櫈、花雕梨椅,坐在船头,罗裳轻扬,琵琶琴箫都已备好,对着曲谱,慢慢悠悠吊嗓子,嗓音悠远、有韵味。

小船儿轻飘飘而来,戴着斗笠的船夫撑着船篙,口中吆喝着号子,朝着美丽的姑娘们唱些不要脸的俚曲,姑娘们啐一口,嗔道:“死侬妈妈呀,乱嚼咀!”言语却比船汉子还要污秽,声音却有独特扬州方言味道,若非本地人,还听不出来在骂人,糯糯软软的嗓音,让人回味无穷。

渔船荡漾着,即使在端午日,渔夫们也要不辞辛劳进城售卖昨夜刚捞的河鱼,若在河面遇上雇主,则划船过去,双方在小船上完成交易。

宋廷携了赵元贞、幽剑、小蛮走出门来,回身看了看院门那块朱红漆牌,上面有三个字“临水轩”,一边和三女讨论着这三个字,一边悠哉悠哉往虹桥方向走去。

今天县衙不点卯,至于迎接转运使董大人的重任,自然有知府、知县去忙活,他也乐得清闲,带三女出来逛逛,看一看本县的端午节风俗,观一观小秦淮河上的热闹场景,顺便上街吃几个粽子。

出来之前,赵元贞化了男妆,穿了男衣,瞬间成为一名俊俏的小公子,五官完美极致,肌肤犹如白雪,除了个头比宋廷矮一点点,其它各方面瞬间就将他压下去了。

“朝中兄,小生这厢有礼了。”赵元贞拿了把玉骨花扇,像个男子一般扇了两扇,然后故意粗着嗓子朝自家相公拱了拱手,惹得宋廷、小蛮、幽剑都忍不住笑。谁能想到,国色天香、仪态万方且又是公主身份的赵元贞,居然也有这么逗趣的一面。

走到虹桥,小河河面已经是吵吵嚷嚷、人满为患,数百只大小船儿泊在水面,其中又以扬州城来的两艘画舫最为瞩目。画舫里的姑娘已经开始吹拉弹唱,咿咿呀呀,选的曲子倒也应景,曲调欢快,惹人叫好。

小船儿的船篷旁立着竹枝,竹枝挂着大红剪绒的花,整得跟谁家要嫁闺女一样;随着船夫用火石点着爆竹引线,噼里啪啦的声音顿时四起,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不知谁家的几个垂髫孩童,绕着宋廷几人的身边,转着圈圈,唱着儿歌,也不知道到底在得意哪门子劲儿,或许在这个穷苦时代,能吃上两个粽子,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已是极为开心了。

街道上,曹捕头带着捕快、衙役等三四十人来回巡街,截停所有马车、马匹,让他们绕道而行,今日这条街道只给转运使董大人通行,其它马车、马匹一律不通行;史县尉带了三十名弓箭手,分别到在沿街制高点控制起来,骇得掌柜们都关了店门,不敢出来做生意。

街上眼看着要封锁,许多人就来到虹桥附近,摆摊的摆摊,踏青的踏青,此处整好绿草如茵,河边杨柳依依,两岸就有大片空草地,实在是观景游玩的好去处。

两座昨天建好的“观景台”,分别由两名衙役守着,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众人携着家眷,来到两岸。妇女们给自己孩儿额头涂上雄黄酒,手腕、脚腕绑上五色丝线,欲借此祛病;也有久居闺中的少女们,头戴花环走出门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她们不住地抬头盼来望去,试图吸引郎君们的注意;两边河岸也有穿儒裳、戴头巾的文人雅士聚集着,和自己看上的姑娘攀谈起来,相互看对眼的,还会互送订情信物。

端午是个大节日,书院给生员放假、父母给女儿放假、种地的农民们给自己放假,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次这种家人团聚的大节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