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73章 你上你能行

盛唐挽歌 第73章 你上你能行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3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方重勇不是食言而肥的人,说写保证书就写保证书。

他当即用河西节度府书房的笔墨,在办公用的大纸上写道:

“凉州府所属州府参军方重勇,自愿参与处理天竺僧人被屠及劫掠一事的侦缉。

并愿意承担所有不利后果,与河西节度府无关。”

几行字写完,一旁围观的崔希逸、郭子仪等人全都肃然起敬。

这么大孩子就知道人无信不立,长大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再考虑到他爹是方有德,自家儿郎子侄,估计将来都得拜托这位“方衙内”照拂了。

崔希逸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其实你也不必这么认真。

河西诸如此类的事情,偶有发生,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了。甚至还有比这恶劣十倍的事情发生。

只要还有胡商从大唐拿丝绸贩卖到西域,类似的事情就永远不可避免。”

让一个初来乍到的九岁孩子立军令状,就算崔希逸不要脸,河西诸多官僚与边将还要脸呢!

“诶,不必多言。崔节帅等某的好消息便是了。”

方重勇对着崔希逸拱手告辞说道,并不想过多的透露自己的计划。

因为他也不太信得过崔希逸。

地方行政长官粉饰太平和稀泥的例子实在不要太多,非亲非故的,方重勇不认为自己“虎躯一震”就能把对方“震住”。

崔希逸微微点头,随即苦笑道:“你量力而行,就算不成,本帅也势必不会为难你的。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糊涂账。”

方重勇立下“军令状”办事不成,被河西节度使惩治,这事要是传出去,别说方重勇老爹方有德是幽州节度使,本身就位高权重不好得罪。

就算对方只是凉州本地的普通孩童,崔希逸也做不到掐着对方脖子将其往火坑里推啊。

方重勇啥也没说,只是对崔希逸躬身行礼,带着郭子仪等人转身离去。等他们走后,崔希逸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长叹一声道:“其父如虎,其子如龙。方氏,这是要兴旺了。”

……

“郎君,这差事,可办不得呐!”

一出河西节度府,郭子仪就将方重勇拉到一旁,忍不住对他叹息道。

“为何不能办呢?”

方重勇疑惑问道。

“嘿,郎君是王军使的女婿,也就是半个华县人了。

郭某以半个同乡的身份跟郎君说啊,这军中的丘八,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呢!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肯定有有无辜的,但列队好隔一人刺一刀,定然有大奸大恶之辈成为漏网之鱼!

这帮人就算敲打了,也就老实几天,过了风头又会跳出来。”

郭子仪不无感慨的说道,很显然,他将门出身,从小耳濡目染,太明白这群丘八到底是些什么玩意了。

唐代军官讲求登堂入室光耀门楣,基层就盯着那绸缎细软和黄白之物。自开元以来,起于猛卒的将军已经越来越少,各级军官基本上已经被所谓的“将门子弟”所垄断。

哪怕开了所谓的“武举”,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

所以跟基层那些刀口舔血之辈谈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都是虚的!一点屁用都没有!

“所以郭判官是想说什么呢?”

方重勇故意装傻问道,他当然知道郭子仪想说什么,中唐以后那些无法无天的丘八,有的还让节度使给他们跳舞取乐呢!

不过又想说却又不说透,老郭这是在耍滑头,不想某些话传出去得罪基层兵将。

这可不是站队该有的态度啊!

郭子仪无奈叹了口气,这孩子真不是一般人,不是伱似是而非“点拨”一下对方就会“心领神会”的,这位衙内要的是“态度”!

郭子仪咬了咬牙道:

“这光靠整顿军纪啊,那是整顿不过来的,治标不治本。

朝廷的封赏也不能少,才能恩威并施,让这些丘八们服服帖帖。

钱有关的事情,这个郎君说了不算,甚至王军使也不算,所以指望不上啦!

可是呢,打恶仗啊,还真得依靠这些人。刀口舔血的买卖,不是吐蕃人就是突厥人,一不小心命就丢了。

上阵那是真的要死人呐!指望着他们有事就能顶上去啊,就不能对这些丘八们太严厉了。

违反军法的时候执法森严,发起赏赐来又不肯厚赏,最后士卒哗变是必然。

如今之事不过常例,以儆效尤,小惩大诫方为上上之策。

郭某以为这件事啊,在河西节度府那边记上一笔,将来有机会秋后算账就得嘞。现在深究,可能会适得其反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