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10章 玩一票大的

盛唐挽歌 第10章 玩一票大的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3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晚上回到莲花池别院,郑叔清又让貌美侍女煮茶,可惜方重勇累得都快睡着了,耷拉着脸坐在高脚凳上打盹。

郑叔清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侍女离开。

“今日你到处闲逛的,有没有想出办法呢?”

他很有些不耐烦,三十万贯的压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他和方重勇一样也很累,只不过是心累。

“办法肯定是有的,而且我是两条腿走路啊。”

方重勇一边揉眼睛,一边略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郑叔清太啰嗦了,而且一点都不淡定,不就三十万贯么?

安史之乱开始以后,朝廷在长安富人当中随便搞捐款,连没搞成的时候都不止这个数!

“这不废话么,谁又不是两条腿走路呢?”

郑叔清一脸鄙夷的看着方重勇,没好气的反问道,也懒得顾忌自身形象,言语很是粗鄙。

他总觉得,方重勇行事飘忽,完全拿捏不住!

“行了行了,我说还不行嘛。”

方重勇一边揉捏着自己的太阳穴,一边叹息说道:“有两个办法双管齐下,不过呢,暂时只有一个办法可以用而已。”

“那你还不说?”

郑叔清眼睛一亮,恨不得拍案而起了。

“简单啊,我看到夔州船坞不少,从事修船造船的人也挺多的。打听了一下,蜀地的船只,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夔州。我们卖船就行了,基本上可以凑足三十万贯。”

方重勇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卖船?你有没有打听过船只的价格呢?你是当我不知道夔州这里船只是什么价么?你在把本刺史当傻子么!”

郑叔清一边拍着桌案一边吼叫道,已经怒不可遏。

“没有没有,我琢磨着吧,一艘卖個一千贯,也就卖三百艘而已了。夔州地处要害,难道半年三百艘都卖不到么?”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说道,那意思好像就是在说卖几斤肉一般。

不过也是,唐代扬州等地一个县一年就产大船三百余艘!这玩意说起来只要原料齐全,造起来很快的。

而夔州是蜀地的造船中心,历史悠久技术实力雄厚,有很多世代从事造船的工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下来一天两艘船而已。

方重勇觉得不过洒洒水。

“夔州这里,两三百贯的船,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更大的,根本就没办法过夔门!你到底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啊!”

郑叔清对着方重勇咆哮道,那唾沫星子都要喷到他脸上了。

大唐造船业极为发达,别说是一百贯了,长江下游的宽阔江面上,有的大船可以容纳三千人以上,上面甚至还能种菜,一千贯只能造个寂寞而已!

但是,这跟夔州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那些大船完全没法开过来,吃水太深,容易在三峡搁浅。郑叔清说的问题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不过方重勇有自己的想法。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使君,我们说这船一艘要一千贯,那就得一千贯。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我们提供的不是船,而是过夔门的资格。

好多船,有的大了,容易搁浅;有的又小了,又容易倾覆。这些船过了夔门,很容易在湍急的江流中出事,最后堵塞航道,难道不危险么?

航道堵塞,影响的是所有人。我们现在站出来定一下规矩,多重的船,什么样的船型比较稳妥可以过。

我们是拿自己的信誉出来做担保,收他们几百贯,发一个通关许可,这很过分么?”

方重勇说得理直气壮,倒是把郑叔清说得愣住了。

“呃,如果这样,那我们直接发通关文书不就好了?”

郑叔清小声询问道,感觉方重勇是多此一举。既然已经决定玩一票大的,又何必束手束脚呢?

唐代风气开放,地方官员亦是不缺铤而走险之辈。

“使君,如果我们只开具通关文书收钱,会被人向朝廷告发,说我们强行索贿!我们毕竟没有拿到朝廷的公文,现在只是上面不禁而已,并没有说我们收通关文书的钱是合律令的。

但是我们现在是在卖船,不对,我们是建议那些通关的商贾们,在夔州购买本地符合要求的船,我们又没有拿一文钱,这便是公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