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008章 属性点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008章 属性点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0: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清晨,九姑婆坐在蒲团上,翻着一本泛黄的古书,对着苏泽和刚刚入门的林彩娘说道:

“我们这座庙虽然不是朝廷钦定的正祀,但是也是上了布政使司僧道册的家庙,也是有传承的。”

“我这个家庙庙祝,也是在县衙挂了号的,也是有三亩免税的庙田的。”

听到有三亩免税的庙田,小小萝卜头林彩娘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苏泽叹息一声,以前听导师讲大明的军户苦,那时候还不以为意,现在穿越到了这个时代,苏泽才知道军户的辛苦。

首先农户和军户的田税并不一致。

大明朝法定的农户田税其实并不算高,洪武大帝朱元璋核定了天下田亩数量,然后规定了一个田亩总数,然后就认为这些钱足够朝廷用了,下令让子孙后代“永不起科”,就是永不加田税。

平均下来,一亩官田收0.053石,一亩民田0.0335石,这对于大明的粮食产量来比,课税比例确实不多。

不过这个田税是对农户所征收的税,军户耕种的屯田不在这个行列。

虽然名义上的田税很低,但实际上大明的农户除了税之外还有各种杂捐和丁役。

粮食收到了,送到县衙需要人力,县衙送到府衙也需要人力,府衙送到京师也需要人力。

衙门看大门抬轿子修水渠都需要人力,农户每年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服这些丁役,如果摊派到了修河之类的,更是可能几年都回不了家。

除了各种徭役之外,明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破产,而地主的田租是相当高的,有时候能够达到田亩产出的六成甚至七成,所以到了明末李自成振臂一呼,大明就轰然倒下。

农户的负担是从明初到明末逐渐加重的,但军户的日子从一开始就很凄惨。

按照洪武大帝的设计,长宁卫这样的军户卫所都会划拨一些屯田,卫所的士兵和家属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可以耕种屯田,供应给卫所所需。

所以朱元璋很得意的说:“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

长宁卫的地方偏僻,而闽南又是多山的地形,所以长宁卫的先民们只能在山上开凿梯田,而屯田的产出都是供应给卫所的,不需要给地方衙门交税。

可是随着长宁卫人口的增长,这些粮食也是越来越不够吃的。

林彩娘父亲战死前,家里也有三亩的屯田,但是耕种的粮食六成都要上交给卫所里。

所以听到家庙有三亩不需要上交田税的免税田,女孩才露出如此惊喜的表情。

九姑婆露出满意的笑容,先调动彩娘的积极性,她就会认真的学习庙祝的手艺,那自己就可以放心的将家庙交给她了。

只不过彩娘年纪还小,现在还撑不起场子,所以还要先让苏泽担上几年。

九姑婆继续说道:

“再说这家庙的来历,当年我们林氏一族的先祖是洪武九年,朝廷行垛集法,从老家泉州抽到长宁卫的,如今到百户为止,已经历经了七代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