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天将军 > 第二十一章 为高力士“献宝”

大唐天将军 第二十一章 为高力士“献宝”

作者:落叶凋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2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当李瑄走出兴庆宫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日昳时分。

高力士亲自将李瑄送出宫禁,一路上,李瑄毕恭毕敬,虚心求教。

“七郎虽年少,却有成人之美的智慧,左相在这当面都比不上七郎。”

行走半路,高力士对李瑄高情商夸赞。

李瑄与李隆基讨论的时候,高力士伴随左右。

上一个能如此博取李隆基欢心的,是李林甫。

但李瑄不仅有才华,有勇武,还见多识广。

再加上宗室的身份,必定会让李隆基喜爱。

“高翁谬赞,我怎么可以与父亲大人相提并论呢!在我心中,高翁的贤明,古今未有也,必定名垂青史。”

李瑄依然在发挥他的特长。

“在文人士大夫眼中,我就是一宦官,他们尊重我,是因为皇帝信任我。等我化为尘土,谁又会去歌颂呢?”

高力士一向冷静,自少年时期,他就能做到荣辱不惊。

这也使太子称呼高力士为“二兄”,诸王公主皆称“阿翁”,驸马们称“爷”。

特别是那个能打的宦官杨思勖死后,高力士的权势达到顶峰,李隆基经常说:“力士当上,我寝乃安。”

只有高力士在值班,李隆基才能睡好觉。

古今哪个宦官有这份殊荣?

但高力士心中也有顾虑,以前圣人能听进去劝,知错能改。

但自最后一次从东都洛阳归来后,高力士看着李隆基对劝谏者大发雷霆,处死犯颜直谏的大臣。

他也不敢说不顺耳的话了。

“高翁,蔡伦何以名垂青史?受历代士大夫敬重?”

李瑄明白一味奉承,终会遭到厌恶。他必然要帮助高力士做些什么。

当初信安王李祎在外领兵的时候,宰相宇文融嫉妒李祎的功勋,对其进行污蔑。

但机智的李祎通过高力士,将奏折递给李隆基。

李隆基看后,直接将宇文融罢相,赶到汝州当刺史。

而高力士属于明哲保身做到极致的人。他善于随机应变,观察形势气候,即便是最亲近喜爱之人,如果忤逆圣颜,面临倾覆败亡皆不予救助。

李瑄需要与高力士加深关系,建立利益。

因为高力士还是知恩图报的人,曾经高力士因小过被武则天赶出皇宫,无家可归之际,武三思府上的宦官高延福将其收养,所以他一直感念恩情,对武三思后人照顾有加。

“文人所用之纸,皆出蔡侯。怎么会不感念他。”

高力士不明白李瑄的意思,思索后,向李瑄回答。

“如果天下寒士,所读书籍,皆因高翁。谁又会不感激高翁?”

李瑄缓缓向高力士说道。

“七郎说笑。”

高力士摇头,只当李瑄说趣事。

“高翁可知雕版印刷?”

李瑄正色地问高力士。

雕版印刷术起于唐初,但直到如今,并未普及,书籍还是以手抄为主,效率极低。

自李隆基执政起,一次次要求大唐所有乡并置乡学。

到开元二十六年,更是敕令“里别各置一学”。

但想要将学院置于里,困难重重,其中书籍的获取,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盛唐学风很盛,“垂髫之倪,皆知礼让”,军中也多有识文断字者,但远远未达到所有良家子可以上学的程度。

当今盛唐的雕版印刷只存在于长安、洛阳,还是以印刷佛经为主。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