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神探志 > 第九十三章 刘从广之死(第三更)

大宋神探志 第九十三章 刘从广之死(第三更)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2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国子监。

林小乙跟在狄进身后,看着一身文士襕衫,面容清苦的蔡监事,接过杜衍出具的举荐文书和开封府办理的批条,默不作声地办理移籍手续。

正如那位收了好处的侍卫所言,这位监事并不似别人那般贪得无厌,故作刁难,甚至都没有收钱财,就公事公办,转好了学籍。

半个时辰后,随着一份盖了国子监印章的籍书,狄进的学籍,便转入京师国子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国子监生。

当然,这个光荣是普遍印象而言,至少在天下四百军州的学子里面,多少人削尖了脑袋都希望往里面钻,狄进却致谢之后,转身就走。

天圣年间的国子监规则很松散,远不是后来太学那般严格考核,没有那些月考年考、末位淘汰的制度,逃课逃学是根本无人理会的。

而狄进不把名字刻在脑袋上,故意显摆几句,自然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位正是声名鹊起的并州才子,倒是不少学生还摩拳擦掌,准备等那狄仕林前来上课后,群起攻之,好好称一称对方的斤两。

可这个目标如今潇洒地走出国子监,也不闲逛,直接回家,继续用功复习。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他固然看不上这些国子监的权贵学生,但这段时间除了保持最基本的练武时间外,其他精力基本都用在科举的备考上,是不敢有半分松懈的。

但某人显然不会这般想,当抚琴声从堂中传出,狄进知道,隔壁的公孙策又来串门了。

果不其然,公孙策一手持卷,一手抚琴,浅淡的香烟,从身侧的炉中腾升而起。

混熟之后,这位毫不客气,自己搬了琴棋书画过来,美其名曰装点狄进这空阔的正堂,实则是方便他自己来时抚琴一曲,或与狄进对弈一局。

狄进最初有这位友人时还挺高兴,现在则是多了几分无奈:“明远兄,还有几個月就要解试了,你就这般悠闲自在?”

公孙策傲然一笑:“在下不敢自称满腹经纶,但与国子监学子谈经论道,也平增了几分信心,这三榜进士,当有我一席之地!”

他的移籍时间比起狄进早得多,去年就到京师了,然后也在国子监待了一段时间,显然跟那些学子打交道的过程中,为其积攒了大量的自信……

狄进暗暗摇头,正色道:“君子当求自谦,今文坛风潮,愈发偏向西昆体,明远兄不可大意啊!”

科举考的从来都不完全是真实水平,天下无数地方上的状元才子汇聚京师,在经史典籍的基础打牢后,诗词天赋又不太差的情况下,最后看的就是谁能把握住风向,博得考官的喜好了。

所以别看国子监学子的才学,并不一定多么出众,求学之心也不坚定,但一来他们的基础并不差,毕竟生长在官宦家庭,有上好的教育资源,而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科举的风向标更是能敏锐把握。

狄进能不在乎国子监,是因为他对仁宗朝的科举风向有一个完整的把控,早在并州时就为之准备,特意钻研含而不露的富贵气,别人可没这份资格。

这一届欧阳修也是要考的,然后第二次落榜,公孙策的才学固然不错,比之欧阳修如何?

当然,公孙策的性情十分高傲,很多人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更何况外人劝说了,所以狄进也只是尽朋友之谊,提醒几句,见他不理,也不客气:“我去书房了。”

公孙策有些无趣,跟了上来:“你不觉得无聊么?连个案子都没有,这京师也太太平了吧……”

狄进心想这不恰恰证明了,那些说他们带来死亡的话语纯属诽谤么,欣然道:“这是开封府衙之功,没有案子岂非好事?”

公孙策道:“没有案子自是好事,但只怕并非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而是被压住了,指望府衙办案能明察秋毫,不冤无辜……呵!便是这京师首善之地,我也是不信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