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唐朝好医生 > 第九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徐州别驾

唐朝好医生 第九十四章 焦头烂额的徐州别驾

作者:望平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8:2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王平安大感纳闷儿,问一名百姓,道:“这好好的,大白天怎么就封门了呢?我今天早晨从城外进来的,这一封门,我就出不去啦!”

这百姓道:“还不是水灾闹的,城外的灾民越来越多,可官府又不肯放粮,你说人家受灾的人就够可怜的了,又没吃没喝的,能不闹嘛!结果外面的人一闹,官老爷们就怕了,竟然把门给封了,你说他们有封门的劲头,还不如赶紧放粮呢,早点儿把事情解决了呀!”

王平安皱眉道:“还没放粮,怎地办事如此拖拉?”

旁边又有百姓道:“官府办事向来拖拉,可光拖拉也没什么,却又犯糊涂!他不放粮,顶多是城外乱,可现在一封门,城里也得乱啊,米价越涨越高,外面的人没的吃,里面的人也没的吃了!”

不管是城外的灾民,还是城内的徐州本地百姓,都对官府的做法不满,可不满归不满,他们除了私底下抱怨,也没有什么办法!

王平安下了马车,叫车夫将车停到一边,他挤进人群,想上城去看看。他住在城外,如果被封在城里回不去家,那家里的父母不得急死!如在以前,在城里过一夜就过一夜好了,可现在四下里乱成一团,他突然不回家,王有财和杨氏急出病来都有可能。

说来也怪,这么多百姓围在门口,士兵们本该非常紧张地维持,不说拿兵器赶人,也得嗷嗷叫着,让百姓后退。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士兵们全都无精打采,随便百姓们嚷去,他们谁也不管,反而三五成群的聚堆,窃窃私语,不知在说些什么!

王平安路过一小堆士兵的身边,就听有个小兵道:“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米价一日三涨不说,现在有的米店干脆不卖米了,就剩下几家还在卖,我家那婆娘昨晚就去排队,今早我出门时还不见她回来,也不知能不能将米买回来!”

又一个小兵道:“就咱们这点儿粮饷,哪够吃啊?都怪那些奸商,捂着米不卖,想赚那丧良心钱,心肠特也狠毒!也不知大人们在想什么,怎地还不将奸商们抓起来,再这么搞下去,迟早要出大乱子!”

不但百姓们骂,当兵的也骂,都对官府没有做为严重不满!自家的事情都急得上火了,谁还有心情管事啊,当兵的根本就不管有没有人上城,反而都在发愁自己家的生计!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王平安听着也不发表意见,挤上了城墙。还没等他跑到城垛处往下望,就听见有人吵架,顺着吵架声看去,只见不远处一群穿绿袍的官员,围着中间两个穿着浅绯色官服的人,正在比比划划的大吵特吵,其中有一人嗓门极大!

这群吵架的,正是徐州留守的官员,中间穿浅绯色官袍的,一人是徐州别驾米远国,另一人则是徐州司马戴士强,其他人都是他们的下级官吏,常庆丰也在其中。常庆丰正脸红脖子粗的大吵,没发现偷偷溜上来的王平安。

王平安走到城垛处,向下观望,只见城外聚集了上万名灾民,有的哭有的叫,都是在求官府发发善心,快点把赈灾的粮食发下来。不光是城下这些人,还有不少灾民从别处赶来,人越围越多!

他又转头去看那群吵架的官员,似乎这些官员是在争论,是封门好呢,还是赶紧开门好,按着朝廷律法,除非是有兵灾匪患,否则白天是不能封门的,以免引起百姓恐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徐州司马戴士强,也就是人群里嗓门最大的那个,叫道:“外面这许多的流民,如果全都进城来,岂不要全城大乱,所以这门绝对不能再开,至少刺史大人回来之前,绝对不能再开!”

戴士强在徐州官场中,人送绰号戴不服,别人说啥他都不服,仗着嗓门大,不管有理没理,啥事儿都非要争论一番,所以大家都烦他!

虽然他的官职大,可有的官员也不怕他,叫道:“怎能说是流民,他们又没打家劫舍,只是要我们施粥罢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