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大国重工 > 第六十八章 中国是一个大国

大国重工 第六十八章 中国是一个大国

作者:齐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当年,整个东方阵营的国家,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对于专利这个概念都是比较漠视的。由于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冷战,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并没有形成,东方阵营侵犯西方企业知识产权的事情即便发生了,对方也无法追究。在六七十年代,苏联东欧国家复制西方国家技术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中国在这方面也算是有样学样。

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是通过由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程来实现的。在这些重点工程中,就包括了机床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等等,生产的产品也几乎是原样照抄苏联的模式,根本不存在什么知识产权一说。

以曾经遍及中国的老解放牌汽车来说,它的原型就是苏联的吉斯150,而吉斯150又是苏联模仿美国的万国牌汽车开发出来的。苏联人造吉斯150的时候,估计是没给山姆大叔付专利费的。非但如此,它还直接把这个车型送给了中国,让中国人又照着样子生产出了128万辆。

民用装备如此,军用装备就更不必说了。军迷们熟悉的歼五、歼六、歼七、直五、运八等等,都能找到对应的苏联型号,似乎苏联人对此也是非常淡定的。

在那时候的国人心目中,你这个东西是怎么造的,我看懂了,自然就可以照着制造,凭什么还要给你交钱呢?1974年,中国从日、德两国引进了1700毫米热轧机和冷轧机各一套,随即便由一机部牵头成立了一个“1700办公室”,组织国内若干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准备对这两套轧机进行翻版设计制造。可惜在引进的时候缺了根弦,没舍得花钱购买图纸,而已经安装好的设备又不便于拆开测绘,这个翻版的工作才没有进行下去。

有过这样的前科,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德国制造商不愿意接受转让技术的条件了。你买了我的设备,直接照着测绘仿造,我管不了,也没办法。但测绘仿造这种事情,总是很难做得和原版一样好的。尤其是涉及到材料技术、加工工艺之类的问题,不是能够从外观上看出来的,想仿也仿不出来,最终你还得依赖我的技术。

转让技术就不同了,这相当于自己手把手地教会了对方,而对方得到这些技术之后,马上就能造出具有同样水平的产品,说不定还要在国际市场上和自己抢客户,这种事谁乐意干呢?

小乔尔吞吞吐吐地把这些前因后果向众人解释了一番,表示这件事情不是自己不愿意效劳,实在是要说服那些设备制造商有一定的难度。冯舒怡听完这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从感情上说,她愿意帮冯啸辰这边,但小乔尔说的事情也是事实,作为一名专利律师,她对于侵权这种事有着本能的反感,更不便为虎作伥了。

“乔尔先生,你说的这些情况,我承认,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罗翔飞缓缓地开口了,“在过去,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也的确做过一些侵犯别国知识产权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我愿意诚恳地表示道歉。”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向小乔尔鞠了一躬,又转过脸,向冯舒怡也鞠了一躬。在他看来,小乔尔和冯舒怡都是德国人,中国如果做过侵权的事情,那么对不起的就是这几位德国人了。

看到罗翔飞低垂的头顶上闪着点点白发,冯啸辰忽然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罗局长先生,请别介意,我想乔尔先生这些话,并不是针对您说的,他说的只是一种现象而已。”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