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明贼 > 第17章 宝丰堂

明贼 第17章 宝丰堂

作者:纸花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8:0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悲剧,今天桌子坏了,小船本想粘住它,却不小心把502弄了一手,洗都洗不掉。跪求收藏红票安慰……

~~~~~~~

‘张记宝丰堂’,位于广宁城最繁华的中大街,仅是敞开的铺面,就有八大间,是广宁城首屈一指的大药商。

已是上午,中大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广宁城虽是辽东镇治地所在,以往也算繁华,但却还到不了现在这程度。

这主要是沈阳、辽阳的失陷,辽中大量人口纷纷涌入广宁,让这边塞要地,形成了一种畸形的繁华。

李元庆换了一身厚实的粗布衣,头戴兔皮帽,脚蹬牛皮靴,腰间扎着一条不知是什么动物皮毛的长腰带,静静站在宝丰堂的门口。

这身行头,换做平常人来穿,也不会有什么突兀,但李元庆身材高大,颇为威武,这样如同一根电线杆一般立在别人的店门口,难免会招来别人诧异的目光。

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宝丰堂的东家,惹上了什么不该惹的大人物。

看着宝丰堂正堂中央,门匾上挂着的‘医者仁心’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李元庆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时,里面的伙计也发现了李元庆这个不速之客,慌忙小跑着迎出来,有些害怕的道:“这位客官,您,您是要看病还是要抓药?”

李元庆一笑,“我不看病,也不抓药,而是有笔买卖,想跟你们东家谈谈。”

伙计哪敢做这个主?忙道:“客官,真不巧,我们东家今天不在,要不,您改天再来吧?”

“哦。”李元庆略有深意的看了这小伙计一眼,“那行,我改天过来吧。”

说着,李元庆慢悠悠走向了街中,很快消失在人群里。

伙计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把这瘟神送走了,这傻大个跟杆子一样站在门口,谁还敢来店里买药?

今日宝丰堂当值的是二掌柜,一个马脸干瘦、留着一撮山羊胡的中年男子,见这伙计回到店里,忙问道:“这人什么事儿?”

伙计忙将李元庆的话跟二掌柜叙述了一遍,二掌柜正在拨弄着算盘珠子算账,似乎也没当回事,点点头便算过去了,伙计赶忙去招呼其他客人。

这时,李元庆顺着宝丰堂隔壁的小胡同,来到了宝丰堂后院的街上。

宝丰堂的宅院很大,至少得有十多亩,能在城中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占据这么一处产业,由此也可知,这张记,财力必定非同寻常。

宝丰堂后街,有一条小河,河对面,是一处嘈杂的广场,这里原来是一处市场,但最近一段时间,却变成了人力市场,或者说,奴隶市场。

小冰河的影响,加之辽中战事的失败,许多难民无奈,卖儿卖女,已经是家常便饭。

但这并不是这奴隶市场的主要生意,其大头,还是成年劳力,青壮男子、女子的买卖。

这里面多数是汉人,也有不少的蒙古人,甚至,还有朝~鲜人和白人。

李元庆在奴隶市场边上的小摊子上,叫了一碗混沌,又叫了几张肉烧饼,便独自坐了下来,静静的打量着不远处的张记大宅。

奴隶市场里人声鼎沸,但李元庆的心里,却是心如止水。

事实上,李元庆已经关注宝丰堂几天了,本来,为了帮毛文龙赚些饷银,李元庆便想回归老本行,搞点药材生意。

两世为人,踏入这个行当十几年,几乎没有人比李元庆更了解这行当里面的猫腻了。

但几天下来,李元庆无意中发现,这张记宝丰堂,远不像其表面那样,是那么省油的灯啊。

原本,李元庆是打算从广宁搞一批药材,自己再‘深入加工’一下,跟随某个大商队,前往沈阳城,这样,一来,可以‘洗白’自己的身份,明目张胆的进入沈阳城,二来,也可以赚些银两,打探点情报,算是两全其美。

但发现了张记的猫腻,李元庆却改变了注意……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