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游戏 > 明旗 > 第四十四章 百户牛庆

明旗 第四十四章 百户牛庆

作者:楚禹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7:5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君子堡建成时间不长,宣德二年建,如今是正统十四年,加一块正好二十二年。

这二十二年内,驻所百户一直是由姓牛的人担任,现任百户叫牛庆,前两个则是他爷爷牛海,他爹牛远。

二十二年内君子堡的百户之职从来没易过他姓,也从来没有人惦记过这百户位置,更没有人对牛家祖孙三代连续担任君子堡百户有过异议。这听上去似乎有点离奇,因为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建国之始,便有明发诏令,严禁官员在原籍为官,父子兄弟也不许在同地为官,更别说祖孙三代长期霸占一个官职了。

不过偏偏牛家祖孙三代做到了太祖皇帝不许做的事情,且没有人对此有非议,原因在于五军都督府经历司的某册已经落满尘埃的册档之上有几句记载,概况起来就是:宣德六年,北虏寇边,百户牛海战死,子牛远袭百户职;正统七年,百户牛远死于鞑匪袭击,子牛庆袭百户职。

爷爷死了,儿子上;儿子死了,孙子上。

祖孙三代,一门忠烈,区区百户晋补,何人敢说个不字?

况文武殊途,太祖皇帝不让文官在原籍为官,是防止文官利用职权之便替家族谋利,鱼肉地方百姓,而对武官却没有这个规定,尤其是守边的武官更不需要遵守这个规定,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子承父业――老的死了小的接着干,除非大明亡了,否则这些卫所军人便要永远替大明扎根在这边疆。

不过百户这官虽说不大,但也是朝廷任命,经五军都督府注册,兵部核发的正六品命官,手下也管着百十号军户,而且还是驻守着出边的卫所,再怎么不起眼,能捞的地方也是有的,子承父业虽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可架不住几十年下来的变动,军中一辈子干到头也只是个总旗官的大有人在,想往上晋一级当成户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牛家再如何忠烈,在足够大的利益面前也是难保祖孙三代皆为百户的,毕竟让不让你当这个百户除了看惯例外,还得看上官的心情,那些没能补上老爹官职的人可是能从镇城排到五里铺的。(注1)

说白了,牛家能够稳坐君子堡百户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君子堡这地方实在是太穷,鸟不拉屎,以致于没人愿意来当这驻所百户!

君子堡虽说是马连山口唯一的出塞之地,不过和独石、龙门那种通商大堡比起来,只能单骑单行的马连山口实在是吸引不了商队的注意,加之马连山那边的蒙古小部落又都是赤贫,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汉人的商队交换,因此这君子堡虽是扼守山口,但一年下来也是毫无油水可进。

没有油水,这驻守君子堡的百户自然也就是个苦差,没人会犯傻眼红一个苦差事,自然而然这君子堡驻所百户就成了牛家的世袭官职。

牛庆其实并不想当这个百户,因为他这百户得来的也是辛酸,爷爷牛海当百户时,他是小旗官,等到父亲牛远接替了爷爷的百户之职后,他又成了这个百户所唯一的总旗官。再然后,他就成了百户,每死一个亲人,他的官职就往上晋一级,这让他无论如何也是高兴不起来的。

牛庆唯一可以心安的是,他的儿子不会再重复他的官路,他也不必担心哪天自己死了,自己的儿子会接着干这个百户,因为他唯一的儿子在七岁那年在马连山中失踪了。

那年,暴雪,边内边外都是白茫茫一片,听说山那边的鞑子饿得都吃人了。

..........

已是七月下旬,早晚都已有了凉意,盘算着还有二十来天就中秋节了,牛庆便想到镇城走一趟,一来向上面的千户献上必须要纳的节礼,虽然寒碜了点,但也是一番心意;二来也打算买些米面回来,好在过节那天能让大伙吃上月饼,也算是自个这百户的一番心意,毕竟大多数军户和自己都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有那情份在。

再说,吃月饼,杀鞑子,那也是太祖高皇帝传下来的习俗,打咱这可不能断,而且听说北面的鞑子太师又率众寇边了,这仗打起来,月饼更加是要吃了,不然怎么杀鞑子。

自家的积蓄不算多,堡内一百多军户,连上家眷有四百多人,这一人就是发一个月饼,算下来也得好几十斤白面,再加还得买些糖,这钱怕是买完就不剩几个了,说不得下个月就要打饥慌。

朝廷发的俸禄都是折色的,运来的粮食也都打了折扣,单靠着军户们从田里刨食的进项是远远不够一个百户所开销的,往常牛庆倒也偷偷派人和马连山那边的鞑子做些私盐买卖,虽说那帮鞑子也穷得要命,但一些皮毛还是能拿得出的,靠着这些皮毛多少也能从镇城那的商家换些东西回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