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游戏 > 明旗 > 第二十七章 文武并重

明旗 第二十七章 文武并重

作者:楚禹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7:53 来源:笔趣岛

陈官走后,王振又在原地顿足了片刻,之后方才继续往西水河边走去,脸上隐有几分忧色。

沿途又有二人前来拜见,一人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王山,另一人则是掌府军前卫的都督佥事纪广。

锦衣卫和府军前卫都是上值二十六卫的天子亲军,前者为天子耳目,专伺查缉刑狱臣子不法事,后者则是专伺宫禁护卫。

正统九年王振见朝堂之上文官屡屡打压武将,使武将地位每况愈下,恐长此下去必出祸事,便向天子提出治国当文武并重,尊文也当扬武,若文事压过武事,则国家势必武备废弛,人人皆以从文为荣,以从武为耻。此风日长之下,有才能之人便不肯为武官,国家无事尚可,一旦有事,文官不通武事,武官又皆无能之辈,何以御敌?

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四朝,虽尊文但却皆不曾鄙武,由此国家强大,四夷敬服,国势蒸蒸日上,百姓富足安康,反观本朝却是要往相反的道路走,故为避免国家武备废弛,王振特请天子于朝阳门外阅兵,以向朝堂告示治国之道须文武并重,不可偏驰一方。

原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的纪广便是在此次朝阳门外大比表现突出,以骑射第一的佳绩被天子看中,将其从指挥佥事跃提为都督佥事,执掌府军前卫以卫宫禁。

这王山却是王振的亲侄儿,王振早年未入宫时便有秀才功名在身,因未中举,科举无望,便一直在县中担任学官教谕一职,亦曾娶妻,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故对侄儿王山、王林很是亲厚,发迹之后便提携两个侄儿入京,一个得授锦衣卫同知,一个得授锦衣卫佥事,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东厂提督太监唐童都留在京中没有随军,厂卫皆是天子耳目,如今御驾亲征,身为厂卫首领的马、唐二人自然要留在京中监视朝堂动静,确保京城不会因皇帝亲征而动荡。

不过天子在外,厂卫必须随时和御驾保持联系,以确保天子能够知道京城每天所发生的事情,故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东厂太监唐童一致认为由王山作为厂卫的联络人随驾最好不过,如此王山便成了天子身边的厂卫负责人,所有由锦衣卫和东厂发来的消息都要先经过他手之后才会上禀天子。

........

侄儿和纪广的出现让王振的一脸忧色稍稍缓和下来,笑着受了二人的礼后,便想问问皇上现在在做什么,不想王山却是从袖中拿出一份加急密报递给了王振,声音有些忧虑道:“大同千户所百里加急送来的,上面说十六日西宁侯宋瑛联同武进伯朱冕、镇守太监郭敬率四万大军迎战也先于阳和口,宋瑛和朱冕都战死了,郭敬下落不明,不知死活。”

“西宁侯败了?!”

王振被这个消息惊住,御驾出京前,西宁侯宋瑛曾上奏朝廷要御敌于边外,郭敬也说大同上下士气可用,若能主动出击,必可给来犯的也先迎头痛击,如此大军到来更可稳操胜券,使天子威名外扬于塞外,内震于朝堂。有鉴于此,王振便让皇帝下旨同意大同镇主动出击瓦剌,可谁想信誓旦旦说一定能够大胜的大同竟然败了,还在御驾刚出居庸关这节骨眼上败了,心中自然是无比震惊加无比恼怒。

该死,宋瑛误国!

恼怒之极的王振忍不住虚空一甩佛尘,继而深吸口气,让脑袋清醒过来,沉声问王山道:“上面可说损失有多大,大同有失守的危险吗?”

王山摇头道:“大同那边只知道阳和口败了,具体损失尚未得知,不过逃归者寥寥,怕是全军覆没了,伯父,大同这一败,咱们是不是....”

王山心中犹豫,不知道自己当不当说这话,吞吞吐吐的样子让王振大是不快,斥道:“在我面前你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是,伯父!”

王山不敢再迟疑,忙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道:“大同的四万精锐都葬送在了阳和口,可见也先部军力强悍,怕并非先前所报的两万人马,可能更多,且经此一战,也先部也必定是士气大振,以大同现在的情况怕是只能自保,根本不会再有一兵一卒出城,如此也先部就能得到休整,以逸待劳等待我大军前来,若真是这样的话,侄儿怕大军远道而至大同,将士疲惫不堪之下恐难战胜也先,不若就此班师回京,再从长计议,另作他图。”

听王山竟然是想要大军班师,王振不禁眉头皱了起来,脸上已有怒色,但碍于纪广在边上,不便教训这个侄儿,便只冷冷看了眼王山后,将目光转向纪广,道:“你怎么看?”

“皇上决定御驾亲征,大军都到了怀来,没理由半道而返,况大同虽然兵败,但却无妨大局,只要大同城还在我大明手中,也先就不敢轻易深入,所以末将认为也先此时当还在大同周边劫掠,只要大军一到,他必定还是要撤出关去。大军此去,虽路途遥远,但也不是不能承受,况还有宣府重镇随时可出兵侧击,也先兵马再多,也当不超五万,且是在我大明境内,耳目不便,这会只怕忌惮我大军之心远胜过我大军对他的忌惮,因此末将认为大军不必班师,当长驱直往大同,寻求也先主力决战!”

出乎王山意料的是,纪广竟然不同意大军就此班师,反而强硬的认为还应在大同与也先主力决战。

这纪广安的什么心思?王山心下直嘀咕,但见伯父听了纪广的话明显露出同意的表情,这想开口劝阻的话便怎么也说不出口。

“纪广所言,正合咱家心思,此次御驾亲征乃皇上登基十四载来首次,万不能虎头蛇尾,更不可杯弓蛇影,闻听敌人凶悍便起畏缩之心,皇上决定亲征为的就是能够一举解决边患,狠狠打击也先这个贼子窥伺我大明的野心,真要是听到前方败了就灰溜溜的退回京城,天子颜面何存!”

.............

作者注:本书对王振描述采取客观立场,其一些政策主张在现在看来其实是正确的,比如要文武并重,不可尊文而鄙武,反对文官打压武举,大量提拔寒门平民子弟出身的军官等等。当然,本书也不会对其褒美什么,一切实事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