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儒剑仙 > 第七十八章:启程

儒剑仙 第七十八章:启程

作者:七月未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7:5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儒圣仙塔内,一道道光芒涌现出来。

宋知是看着在儒家正气注入后,那不断抖动的玉盒,心中亦是平静。

第一重三个玉盒开启的全都是不凡之物,分别是孟子画像、圣人剑胎、三千神文,都属于至宝,有诸多妙用。

第二重的第一个玉盒,所开启的是极品法器天雷瓶,可以凝聚天雷,属于攻击性法宝,威力相当不错,还能用来淬炼肉身,比之其他极品法器有着更多的用处,只不过最近事多,到现在还没有用过。

但每一种都相当强大,故而宋知书对于这個玉盒能开出什么至宝也颇为好奇。

不多久,因为两百道儒家正气的涌入,玉盒轰然之间炸开。

最终一卷巴掌大小的玉册浮现出来,散发着一缕缕莫名的气息,然后未做停留,化作一道光芒直接没入了宋知书的脑海当中,紧随其后也有一道信息涌现出来,让宋知书得知是何物。

“善恶仙册”,只要获取人的一道气机,然后以浩然之气注入仙册当中,就可以知晓那个人的生平经历,事无巨细,皆呈现出来。

不过前提是要那个人已经完全死去才行,若非如此,便没有用处,放在凡人身上也是一样。

“知晓人的生平经历,以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观察,辨别孰是孰非吗?”

宋知书心中思索,知晓了善恶仙册的具体作用,换言之,便是知道一个人的生平与过往,以及在这个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看似没什么,但他却非常清楚,善恶仙册的作用,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大。

就拿最简单的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秘密,若是死去的修士,知道哪个地方有机遇和造化,但却错过了没有得到,只要自己用开启善恶仙册就能知晓。

当然在宋知书看来,这也只是其次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善恶仙册对自己在儒家方面的修行也非常重要。

现在自己的儒家修为在知行境,知行知行,并非只是知道了就去做,还要在行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无先后。

不日宋知书就要离开太昊剑宗,去行万里路,行不是说简单的去走,去见识,而是要知道。

而善恶仙册,可以为自己补足更多的知方面的道理。

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他人,印证自己,从中获取知识,找到适合的,才是真正的知行。譬如宋知书之前也听文渊先生说过,有些知圣境的读书人,距离知行只差一步,可就算行了万里路也没有突破,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是去行了,并没有在过程中感悟。

“这善恶仙册,或许会对我未来在儒家方面的修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入世,最重要的便是洞察世事,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如何平天下?难道只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瞎琢磨?并不是的,想要治世,就要了解世界原本的模样。”

宋知书一面自语,一面思考,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让他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想法。

思考东西也不会像之前那般浅显,而是深入剖析,虽说会花费时间,可对于自己而言也会有更多的收获,就如开启玉盒得到善恶仙册后,明白可以用来配合知行境的修行。

“看来此次行万里路,要做的事情更多了啊。”

宋知书一笑,然后不再多想,而是将目光放在剩下的两个玉盒上,想要再次开启下一个,需五百道儒家正气,自己之前刚刚用了两百道,还剩下三百道儒家正气,并不够开启。

所以他在思考过后,便打算将剩余的儒家正气,全部转化为浩然正气。

因为现在的自己只是刚入知圣境,日后获取儒家争取的方式有很多,仙盒的开启也不急于一时,但浩然正气不同,可以加持在法力当中,增强对敌手段。

马上就要去离开剑宗了,在外会有很多未知的危险,实力非常重要。

随后,宋知书通过孟子画像,将剩下的三百二十道儒家正气,全部凝聚成三十二道浩然正气,加上本身拥有的五十道,那就是八十二道浩然正气。

八十二道浩然正气凝聚于体内,滋养着宋知书全身经脉以及四肢百骸,不断流转,生生不息。

宋知书自信,靠着这些浩然正气,面对同等级的妖兽可以轻易斩杀之。

毕竟儒家手段对妖魔一类,本身就有天生的克制。

又在儒圣仙塔停留一段时间后。

宋知书没有多言,转念之间,离开了仙塔。

睁开眼睛,看着熟悉的房间,宋知书一时神清气爽,身体和精神的疲惫一扫而空,有这状态,除了之前的调息外,就是浩然正气在悄然蕴养自己的体魄和元神,速度比之前更快。

八十多道浩然正气就这样了,未来凝聚一百道,两百道,乃至于五百道呢?

宋知书对此也很是期待,不过现在想这些还为时过早。

心中盘算过后,宋知书再一次闭上眼睛,元神扫过全身上下每一块血肉,每一条经脉,最后停留在那汪淡金色灵池之上。

从突破筑基境后,自己还没有好好观察呢,如今事情处理完,可以仔细熟悉和摸索一番。

普通筑基初成的修士,最多只有三寸,宋知书的确有九寸。

而且灵池中的法力还呈现淡金色泽。

宋知书稍加感知了一下,发现自身法力异常纯正且浑厚,完全不像是初入筑基的修士,加上三倍大小的灵池,若比拼起来,会超出同境界多少?

宋知书无法预估,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和筑基修士交过手。

不过从之前斩杀白秋玉的情况来看,同为筑基初期,自己将会有着很大的优势。

当然这都是宋知书在刚破境时就已经发现的,而他真正好奇的,是种于灵池之中的那株白莲,长也约莫九寸,但不同的是,宋知书发现这株白莲是闭合的,并没有盛开,似乎根植于灵池后便是如此。

“这株白莲乃是我诵念大学之道后所出现的,不过它的出现代表了什么呢?”

宋知书思索,选择引动浩然正气注入其中,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结果让人失望,浩然正气注入后并没有让白莲出现异动,虽是因为儒家力量而产生的,但现在看来,却与之没有多少关系。

但宋知书并没有放弃,然后选择以灵池中的法力进行喂养。

嗡。

也就在此时,白莲轻轻抖动,

“有效果?”

宋知书心中一喜,全神贯注,将灵池中浸满的法力都汇聚入白莲当中。

而那株白莲,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散发出一道道霞光,看起来渲染夺目,但却并没有别的什么变化,但宋知书没有放弃,依旧继续。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灵池中的法力也在逐渐减少。

就这样,一个时辰过去了。

宋知书已经消耗了五成法力,那株白莲上,有一片莲叶缓缓绽放。

“莫非要我将所有法力都注入白莲中不成?”宋知书猜测,思索片刻后便选择继续。

若在别的时候,他不会这么做,因为体内法力若完全消耗会很危险,进入虚弱状态,但现在是在家中,所以心中并不担忧。

宋知书是想知道,这株白莲根植于灵池当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很快,又是接近两个时辰过去了。

宋知书呼吸粗重,面色也微微有些乏白,因为消耗过渡,身体都几近脱力,不过他并未在意,而是望向灵池中的那株白莲。

只见那株白莲已经有一片完全绽放了,莲叶上流淌着淡金色的光芒,但看起来并不夺目,光芒柔和像是没有任何威胁。

可宋知书却清楚,那一片莲叶当中,储存着自己所有的法力,可随时动用。

“一片莲叶,就可储存一次我体内所有的法力,白莲叶共有九片,那岂不是说我可以储存九次?一旦完成,岂非就相当于我可以有九倍的法力?若再加上灵池,那就是十倍......”

宋知书看着白莲,眼中也不由露出些许震惊,因为他真正了解这株白莲的作用了。

简而言之,就是可以让自己储存九次法力,然后可以随时动用。

这可是相当恐怖的。

修士与人对敌,除境界和手段外,关键就在于法力,低境界修士对高境界,最明显的差距就是法力不足,一旦消耗,那基本就是任人宰割。

但如果体内有九倍的法力就不同了,除非敌方修为远高于自己,否则单纯以法力对拼,宋知书可以肯定,同境界没有几个比得上自己,甚至可以不用法宝丹药,只用法力就可以碾压对方。

当然,宋知书非常清楚,这是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差距过大,法力除了量之外,最大的就是质的区别,就像凝聚了金丹的大修士,一道法力就相当于你十道、百道,储存了九倍的法力也作用不大。

“只是要储存九次太麻烦了,需要耗费许多时间,所以不能轻易尝试,除非等什么时候有一段非常长的安全期,否则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全盛状态才行。”

宋知书思索,知道让白莲绽开九叶的事情不能轻易去做,剑宗当中有时候也会有危险,何况在其他地方呢?

不过即便如此,这依旧可以作为自己的一件底牌,关键时候必有大用。

“所有的法力全都消耗,得好好休息了。”

了解完白莲的作用之后,宋知书看着已经干涸的灵池,脸上露出无奈之色,想要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当然也可以使用凝气丹,只是没那个必要。

再则以自己现在筑基境的修为,凝气丹已经没太大的作用了。

用来也只是浪费而已。

宋知书彻底平复心绪,开始打坐调息。

与此同时,在剑宗也开始出现变化。

宋知书斩杀白秋玉的事情,几乎很快就传遍了九城,所有弟子都知道,那日引起天地异象,并且为底层百姓和弟子击鼓,痛斥改制的人正是宋知书,

此番举动,让无数底层弟子敬佩,因为对方做的是他们一直都想的,且还引起了掌教关注。

故而在当天,掌教就颁布法旨,将会重新开始执掌宗门大权,直接下令执法堂,彻查宗门之内一切不公之事,无论何人,皆有冤必审,有罪必罚,肃清宗门之内的不正之风。

同时让不允许再有私自划定巡山区域之事,并且让执法堂专门成立了一个巡山执法队。

一旦发现有人做出此事,必将严惩。

不过宗门改制依旧要继续,只是在某些细节方面会加以管控,不会如之前那般激进。

一时间,所有底层全都振奋,因为从宗门改制以后,很多人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尤其巡山区域被划分,更是让人敢怒不敢言。

而今宗门终于开始着手处理,对于那群底层弟子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一连几日过去,就有上百个外门、乃至于内门弟子被罚。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是来真的了。

“忍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出口气了,上次我灵药被截,现在就去执法堂讨个说法。”

“我也去,我的灵石被人故意克扣好几次了,那人还是个外门弟子,还用各种理由搪塞我,我倒要看看他现在怎么说。”

“掌教英明啊,看来我们这些杂役弟子的日子好过一点了。”

明月城内,诸多弟子聚在一起讨论。

有人直接就要上执法堂讨说法,还有人想拿回被克扣的灵石。

总而言之,所有那些被不公正对待的人,现在都有了直面的勇气,毕竟此乃掌门亲自颁布法旨,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还做一些以势压人的事情。

“掌教的确英明,我等弟子自然敬佩,不过若无宋师兄仗义执言,宗门怎么会这么快做出改变。”

“没错,我听在执法堂的师兄说,当日宋师兄直面大师兄,没有丝毫惧色,痛斥改制。”

“太强了,我宣布从今以后宋师兄就是我追寻的目标,但遇不公,仗义执言。”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