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重生2010,国士无双 > 第30章 胡璃的喘息

重生2010,国士无双 第30章 胡璃的喘息

作者:不是老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1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其实作为一个芯片行业从业人员的重生优势,还是有很多的。

比如避雷踩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华为海思的第二代芯片K3V2,当时号称业内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高性能ARM架构CPU,40NM,64内存总线,是TEGRA3内存总线程的两倍。

12年,这款芯片上市的时候,许多人都以为海思取得了技术性突破,国产“芯”彻底扬眉吐气了。

但事实证明,这款芯片本身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它没有采用更兼容的MAILGPU架构,而是用了一个在当时相当非主流的“GC4000”,导致整个芯片系统兼容性奇差无比,并且发热量还巨大。

而在外界看来,海思当时图的是Vivante公司拿廉价的授权费用。

甚至一度被外界说成海思想空手套白狼,结果崴了一嘴屎。

但实际上,路遥后世也跟几个海思的骨干聊过这件事。当时公司的想法确实有Vivante授权费廉价的想法,但更多的是一种保守策略。

当时的MAIL系列虽然买架构送GPU,但技术在那个年代看起来还不算成熟。从当时海思的第一代芯片K3V1失败被砍中,公司内部的人汲取了教训,想要一款更稳定,更超频的CPU。

而VIVANTE的GC4000又高端,授权又便宜,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可实际上,MAIL在后面的成功,直接证明了海思这一次选择是有多么的失败。

而作为一个重生者,先把其他诸如怎么影响海思选择之类的因素放一边,单从结果推论,如果路遥能拍板海思的决策,他肯定是要推MAIL架构的。

而K3V2如果能搭载MAIL架构,那么不说如虎添翼吧,至少不会出现所谓的“华为暖手宝”这种技术笑话,也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省许多钱。

瞧。

所谓的重生优势,就是如此。

带着正确答案来做选择题。

如同路遥这次高考一样。

但话是这么说,可真要做起来,就难度重重了。

首先就是技术壁垒。

别的不提,就单说一个高三毕业生是怎么知道这些各大公司机密事情的?

这个学生是什么身份?

是否和外国势力有所勾连?

芯片产业每一个研究计划的背后,所代表的可能都是百亿级别的资金与战略计划,你一个穷学生是怎么知道的?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不是无根之木,世间万物都有其诞生始的基点。

在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专业设备,甚至不具备一个成熟团队的情况下,一个人忽然拿出来了一些莫名的技术……放到其他学科或许没问题,可对于芯片这种需要高精尖人才集群化攻关的行业而言,那是毫无可能性的。

所以,哪怕路遥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正确”的知识,他都拿不出来。

也不可能会拿。

因为他缺乏一个平台。

一个能发光发热的平台。

想要人前显圣,那自然要在万众瞩目之下。否则,最多只能算是黑夜中的萤火,不仅暗淡,更容易招致那些藏在夜晚的掠食者。

所以,他给自己定的计划,就是一个“成长型天才”。

他需要在合理的接触到了电子芯片产业知识后,由浅入深的在这个平台中,一点点的绽放自己的光芒。

就如同他现在写的这篇,打算投稿在未来学校校内刊上的文章一样。

前世的研究工作中,他发了不少论文,很明白“混脸熟”的好处。

先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文章做起,这样可以代表自己对电子半导体行业的关注。紧接着,从一些“小天才”的文章上汲取到合适的金身,一步一步成长,最后完成阶段性的跳跃。

这才是正确的晋升之道。

否则让他现在一封信寄给项目才刚刚立项,还毫无头绪的海思公司,告诉他们选择MAIL不要选GC4000……等待他的绝对不会是什么求贤若渴的待遇,而是国安的铁笼子了。

而眼前这篇论文,说好写,也好写。

天朝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电子芯片进口额都在增长。而2010年这个节骨眼更是夸张,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今年的进口额,好像接近1600亿美元,增长了接近百分之33。

这个数字是很夸张的,同时,国家主导下,各大省都在筹备自己的信息技术工业园。

虽然这个项目在今后会证明,没有一个密集产业链配套,以及高额投入,注定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从这些利好策略能看得出来,国家其实很重视电子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增长。

只不过,这个产业要求的技术人才门槛高,所以普通人不怎么知道而已。

路遥的打算也很简单,他这篇文章,就是要站在一个“刚来的”后进之人角度,描述下自己对未来天朝半导体产业的信心,与事业前景。

描写的越纯粹越好。

越纯粹、向往,越符合他这个未来大一新生的特性。

可同样的,在遣词造句上,要具备一定的引导性。

比如……

“无论是PC端的X86架构,还是移动端的ARM架构,虽然我国现在自主研究的能力还不完善,但因特尔,英国ACORN公司这些成熟的公司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的技术。我们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与他们的合作相得益彰……”

他看着屏幕上自己敲出来的这行字,忽然有些想笑。

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在说“外国的空气有多甜”……

但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也就在此。

他要用褒奖的语气,说出来电子半导体行业的危机感。

这样会很符合学生天真的想法。

而且这种文章也没什么技术门槛,里面的一些参数只需要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不会涉密,但一般非从业者也写不出来。

有没有技术含量不提,可作为一个初入门的学生,这篇文章绝对够资格以大一新生看待电子半导体的视角,入选校刊了。

什么?你问路遥为什么如此笃定?

很简单啊,他前世在学校就做过审核校刊文章的工作。

对于本科、研究生两个群体,校刊文章的审核尺度,他很清楚。

至少在电大是这样的。

作为以后校刊上的常客,这样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作为敲门砖……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