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魏宫廷 > 第354章:鏖战

大魏宫廷 第354章:鏖战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1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ps:新一月了,求月票~

以下正文

三日后,即魏昭武十三年六月十四日,应魏王赵润的决战,秦王召集此前驻军在频阳、栎阳等地的秦军,汇聚于重泉,然后从重泉向东挺进,跨过雒水(上游),前往临魏城西侧的平原姑且就称之为‘临魏西原’。

由于是决战,纵使是武信侯公孙起与渭阳君嬴华,亦颇为紧张,二人谨慎再谨慎,在渡河时曾仔细搜查雒水对岸,看看是否有魏人埋伏的踪迹。

但很显然,他们小觑了魏王赵润的魄力,既然后者明言要在今日与秦军堂堂正正地决战,就不会耍弄阴谋诡计,大概是因为魏王赵润深信他魏**队的实力。

辰时二刻前后,秦王率领秦军抵达临魏西原,此时在这片宽阔的平原上,魏军亦在远处排兵布阵。

今日的魏军,阵型选择为鹤翼阵,因左右两翼张开仿佛鹤的双翅而得名,即能包抄敌军两侧,又能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的敌军,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法,不过对将领的指挥能力与判断能力要求较高。

根据乐弈的布阵,魏军的鹤翼阵大致可分为前阵、二阵、三阵、本阵、游势、后阵这六个构成部分。

前阵顾名思义,即先锋军队,由桓王赵宣麾下的北一军构成,在阵型变化上没有太多花样,要么突破敌军、要么被敌军突破,大致只有这两个结果。

二阵,则相比较前阵有更多花样,因为二阵这个位置,即可以向两翼散开故意将敌军放进来,方便于两翼合击、包抄,亦可以选择集结中路,拒绝敌军突破,对于指挥将领的水准要求非常高,是故,乐弈交给了临洮君魏忌的河东军。

三阵,是掩藏在二阵后方的队列,若从敌军的方向来看,敌军最多只能看到二阵,而看不到这支军队,它更多体现在辅助二阵方面当二阵向两侧退开时,它将负责阻击敌军,让散到两旁的二阵士卒能夹击突入中央的敌军;而当二阵选择中路集结时,则三阵视情况而定选择迂回包抄还是增固二阵的防御。

总的来说,花样性较多,但论重要并不如二阵。

考虑再三后,乐弈将司马安麾下的季鄢、乐逡、白方鸣、庞猛四位将领安置在了这边,倘若时机合适的话,三阵将作为乐弈出奇制胜的依靠。

本阵就不必细说,即魏王赵润与主帅乐弈所在的位置,驻守军队乃是三万雒阳禁卫军。

至于游势,其实说白了就是护卫本阵的两股兵力,倘若敌军迂回袭击魏军的本阵,则这两支军队负责将其截住。

左右游势,乐弈托付给了宗卫将吕牧与穆青二人。

至于后阵,则大多以弩兵与机关弩操手为主,由河西军的马禄率领,相对于其他几阵任务较轻,但必要时也会被要求突进,视情况而定。

再说秦军,秦军只是摆了一个很普通的方阵而已,即以千人队为一个方阵,按照横纵整齐排列,没有什么复杂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是,毕竟魏军多数都是正规军,久经操练,而秦军,则有几近半数乃是欠缺训练的仆从兵,自然玩不出什么复杂难度的阵型倘若强行要布置复杂的阵型,搞不好秦军到时候会陷入自相践踏的境地。

所以说,对秦军而言越简单越好。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魏秦两军相继布阵完毕,出于惯例,双方主帅要在两军的中央位置会面一番,说一些狠话之类的。

于是,魏王赵润便带着乐弈与司马安二人,前往会见他的岳丈秦王。

而对面的秦王,则只带了大庶长赵冉。

彼此都是熟悉的人,自然没有像放狠话的必要,双方都是客客气气的除了秦王,他始终对赵润这个女婿教唆他女儿嬴璎背叛秦国一事耿耿于怀,以至于当见到赵润时,他吹胡子瞪眼,看上去很是不好相与。

倒是他身旁的大庶长赵冉,依旧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尊称魏王赵润为魏王陛下。

“老岳丈,来时少君托小婿向您传话。”赵润笑着对秦王说道。

秦王本来多半不想搭理赵润这个女婿,但见女婿提到他最疼爱的女儿嬴璎,这位老君主最终还是绷不住那张脸,故作不渝地说道:“哼!她还会记得寡人?唔……她叫你传什么话,寡人听听也无妨。”

赵润亦不拆穿秦王,笑着说道:“少君希望老岳丈能顺应大势。……其实这场仗在我看来毫无必要,首先,我大魏坐拥中原,根本不可能会输,纵使岳丈大人侥幸赢得了今日的战事,也不过是叫秦国得以苟延喘息一阵而已,并不足以扭转整个大势;再者,纵使我大魏覆亡秦国,纵使看在少君的面上,小婿亦会庇护高阳嬴氏,使其不至于因战乱而衰败,试问,这场仗有何意义?打来打去,只是苦了魏秦两国的兵卒与百姓而已。岳丈大人亦是仁君,何不顺应天时,献国而降,使魏秦两国水乳交融,使天下至此再无战乱,治下百姓皆能安居乐业。而介时,老岳丈移居雒阳,既有女儿尽孝,又有外孙赵兴、赵安陪伴左右,享尽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

听闻此言,秦王为之沉默,忍不住在脑海中幻想女儿与两个外孙陪伴于身边的融融景象。

少君嬴璎,是他这辈子最疼爱的女儿,可能这份疼爱中带着几分亏欠的意味而变得愈发浓郁,而外孙赵兴、赵安兄妹,亦极得他欢心在所有孙辈当中,赵兴是唯一一个拔过秦王胡须的人。

当时,就连他的母亲嬴璎都呵斥儿子,但秦王却忍着痛,笑呵呵表示毫不在意,主动保护外孙不被其母教训。

这份宠溺,秦王其他几个女儿所生的儿子,从未享受过。

……然,祖宗基业不可毁在寡人手中啊。

暗自叹了口气,秦王收起那些有关于天伦之乐的遐想,沉着脸对赵润说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年轻人,还是莫要太过于狂妄为妙。”

听到那句年轻人,无论赵润这边护卫将褚亨、燕顺、童信,还是秦王那边的赵冉等人,表情都难免有些古怪,毕竟魏王赵润也已年近半百,虽然暂时还看不出什么老态,但不可否认发色已不再像年轻人那样乌黑。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已年过七旬的秦王,倒是还真有资格称呼他女婿为年轻人。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