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之杨铭天下 > 第七十九章:姑爷,我们被一群娘们包围了

第(1/3)页

封德彝呆住了,手中的玉板都掉落在地!

河间郡王李孝恭张大了嘴巴,震惊得说不出话。

房玄龄则是拍着额头,心中喃喃自语:

这皇帝是我们挑的,皇位也是我们推上去的,怪自己,怪自己!

杜如晦直接在大殿躺直,不到下朝他绝不是起身,谁来也没用,他自己说的。

“陛下,金口玉言,万万不能把封爵当成儿戏啊!杨铭是臣的亲外甥,他能封爵,臣打心里为他高兴。但臣身为大唐谏议大夫,有权反对陛下加封他为县子,提炼精盐的功劳远远达不到封爵的要求!”

魏征大步出列,拿着玉板直接和李世民怼。

这一刻,魏征心存大义,敢于冒死直谏的风采一下子就收获了许多小粉丝,还打着李建成烙印的他,之前在朝上都时被所有人孤立。

房玄龄、封德彝等人也投来赞许的目光,李二接连加封,他们不敢不留颜面接连反对啊!就杜如晦的性格,肯定是打算下朝后就对李世民死缠烂打,问出个所以然。

“哦!如果杨铭那个小子能以低廉的成本就把精盐炼制出来,你说该不该封爵呢?!”

李世民心情大好,也懒得跟这群能臣计较,毕竟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自己好,就是这个魏征直接硬怼有点不礼貌,先撮撮他的威风。

“低廉的炼制精盐成本?有多低廉?难道是让所有百姓都吃得起?!”

“嗯!如果大唐百姓都能吃得起精盐,自然而然自身体质也有所增强,那到时候大唐的战斗力就可以翻倍,培养更强的军队。”

“如此说来,杨铭能的精盐能有更大的效果,更低的成本,的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陛下赐予杨铭爵位也是理所当然!”

“不可能的!王大人、蔡大人他们两家就是世代为朝廷提炼盐块的。这中间的工序之多,投入人力物力之大,再怎么降低成本,普通百姓也难以购买!”

众人又开始新一轮的议论。

德川又想开口呵斥,但在看到李世民的眼神示意后,就收起拂尘退到一旁。

“众位爱卿,杨铭在信中坦言,假如朝廷第一年时间里能给予帮扶,像朕手中这么大的小黑袋精盐只需售卖300铜币!”

李世民捂着胸口,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价格稍微提高一些,实现了中间商赚差价。

在说出杨铭的要求后,朝中所有官员都在快速盘算着各种利弊。

其中像世代都靠提炼盐块为生的王富贵和蔡平安听到精盐的价格后都恨得牙痒痒,巴不得马上挖个坑把杨铭给埋了!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而封德彝、房玄龄、杜如晦跟李孝恭等大佬,在知道精盐质量高,价格低,产量大后,都对杨铭能封代县县子没了反对的意见。

最为开心的当属谏议大夫魏征,这次早朝不但收获不少粉丝,也改变了各位大佬对自己的看法。自家亲外甥还能当之无愧的封为开国县子,青史留名!

“哇!这么大一袋少说也有一斤,300铜币一袋。虽说价格还是很贵,但是比起盐块来说确实就九牛一毛了,大部分人应该都可以买得起。”

“的确,一斤精盐售卖300个铜币,那也便宜了不少,那村寨里的百姓也可以选择跟邻居合伙购买。”

“如果到时候各地区能统一精盐价格,或者用散装方式售卖,那我相信不出半年。在大唐境内,精盐就可以完全替代盐块!”

李世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大战前夕起码给群臣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未来,无论杨铭的计划能否顺利开展,都是一碗不错的鸡汤。

“众位卿家莫急,等朕说完!”

顿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静得连躺在地上的杜如晦都像是没了呼吸,大伙都急不可耐,难道精盐的事还有后续?!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