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长城脚下 >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快马驰援

长城脚下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快马驰援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4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长城以北,草原之上,一支五万人的军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奔行着,一杆大旗高高飘扬,上头赫然写了一个斗大的杨字。

这支出现在草原上的军队并不是纵横于此的蒙人铁骑,而是大明的军队,是由三边总制杨一清亲自率军朝着偏头关支援而来的大同精锐!

两日前,当偏头关前的堡垒突然升起狼烟后,这一示警烽烟就以极快的速度朝着远方四面传递过去,并在不久后就传递到了大同城,报到了杨一清的面前。

当确认竟有数万蒙人大军攻向小小的偏头关时,杨一清可是吃惊不小,同时也知道大事不妙。当今天子正德还在偏头关里呢,虽然已经有人赶来禀报说当地官府已经找到天子下落,他的安全已然有了保障,可那只是在正常情况下。一旦有蒙人突然袭击偏头关,那身在关城之内的天子可就太危险了。

而且,杨一清更知道如今的偏头关自身就存在不小的弱点,那被人以次充好而修筑起来的关墙可未必能抵挡得住蒙人数万大军的猛攻哪。尤其是,如果蒙人是因为已经收到情报,知道偏头关存在弱点,甚至知道大明皇帝就在那里才起大军攻打的话,事情就更加糟糕了。

杨一清甚至都转念想到了几十年前的那场差点让大明就此覆亡的大灾劫来。当时,英宗皇帝就是因为错信了太监王振的话带军北伐,结果在土木堡一败涂地,不但葬送了数十万大明精锐,连随军的朝中精英也损伤大半,最后连他自身都兵败被俘,由此才有了蒙人大军兵围北京的可怕结果。

当时,要不是朝中出了于谦挽此天之将倾,恐怕大明朝就要因之而亡了。没想到时隔多年后,居然又要旧事重演了,要是当今天子再落入蒙人之手,则不但大明将成为后世笑柄,恐怕这江山也要守不住了。

这一刻,杨一清是大感后悔哪,要是当日天子驾临大同时自己不顾一切地将他绑了送回北京去,那这一切就不可能发生了。纵然自己会因此罪犯欺君,纵然自己会因此被定下死罪,也比让天子冒此大险要好哪。

不过事到如今,再后悔也没有用了,杨一清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做出补救——赶紧出兵救援危若累卵的偏头关,赶在蒙人破城之前,急退他们,保住关城,保住身在其中的天子!

没有太多的考虑,杨一清立刻就传下军令,迅速亲率五万城中精锐出城救援,只留下了另外五万人马守在大同。同时,为了能尽快赶到偏头关,他甚至没有走大明官道,因为那里的道路有着更多的路程,而是直接选择了从长城以外的草原进军,以最快的速度驰援偏头关。

可即便如此,要调动五万大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直用了有大半日后,大军才得以出发,日夜兼程下,等到此时,离着偏头关尚有数十里路程。而这时候,他们甚至已经能隐约听到从前方传来的阵阵杀声了,显然蒙人正在强攻关城。

“快些,再快些!”杨一清大声喝道,而离他不远处,黄丰也是神色紧张地趴在马背上,不断催动的骏马向前。

作为本就是偏关县的捕头,既然已经养好了伤,他自然是要回去的。而在听说偏头关正遭逢蒙人大军强攻后,他更是强行要求跟随杨一清一道出发。

对于这一要求,杨一清倒是没有拒绝,只说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就给了他一匹快马,让其跟随在自己身旁出发了。而本来身手平平的黄丰这一路居然也靠着一口气给坚持了下来,现在看到目标在望,他的精神更是大振,不断催动着胯下骏马向前冲去,居然还比不少骑兵更快上一些。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