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长城脚下 > 正文 第四十二章 粮仓杀局

长城脚下 正文 第四十二章 粮仓杀局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4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两日后,刚过中午,偏关县衙的仪门一开,便有一顶官轿在十多名衙役和一名青衣小吏的陪同下,缓缓朝着东南方而去。

这一行人马正是陪同县令朱暄往县衙官仓查看检验的队伍了。因为已到了一年里最要紧的收粮税的时节,对于陆续送到官府手上的粮食,作为地方官长的朱县令总是要多加关心,以防有人从中舞弊,以次充好的。不然要是在把粮食押送到了太原府城后再查出什么差错,责任可全得他这个县令担着了。

所以早在数日前,朱暄就已做出了要前往官仓查验的决定,为此还把不少公务往后稍微挪动了一下呢。

看着本县县尊乘轿出来,聚集在衙门前那些闲汉商人与寻常百姓就忙不迭地往边上让去,生怕冲撞了大老爷会让自己吃上官司。而在这一群围观的百姓里,就有几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那顶晃悠悠向前的四人小轿,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来。

等轿子从众人跟前经过,顺着长街往前而去后,几人更是互相间打了个眼色,就分出两人来跟了上去。又过了片刻后,其他几人也都朝着东南方而去。因为他们不是一起上的路,看着倒也没多少怪异的,并未引起身旁百姓的注意,至于跟在轿子边上的那几名衙差是更不会去留意从身边走过寻常百姓的举动了。

于是,这两拨人马就在这午后的艳阳照耀下先后脚地赶到了县城东南这边,占地颇为不小的官仓前。

其实要论规模的话,这偏关县的官仓可比许多中原县城的仓库要大得多了,虽然本县因地处边远人口向来不多,但因为有着一个千户所驻军的关系,这里不但要准备民用之粮,更要备齐了军粮,所以此地粮仓的责任尤其重大,看着规模也要远比别处县城的大上许多。

当县令大人的轿子落地后,早已闻讯等在仓库大门前的仓大使徐大福便已带着笑容,屁颠屁颠地跑上来见礼了:“县尊大人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轿帘掀开,才露出了朱暄略有些发白的一张脸来,见到徐大福,他的脸上稍微露出了一丝笑容来:“徐大使言重了,本官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你不必如此多礼。只要你能把我县粮仓看顾好了,便是对本官最大的尊重。”说着,才一弯腰从轿子钻了出来。

“大人说的好,不愧是一心为我偏关县的好官,下官佩服。”徐大福巴结地一笑,同时伸手就把朱暄给搀住了,看着就像生怕对方会因为这么个简单动作就跌倒一般。这让朱县令感到一阵尴尬,天可怜见,他才三十出头,正当盛年呢,就是骑马上下都不用人扶的,更别提出个轿子了。

不过人家这也是一片好意,他总不能闪躲开了让对方难堪吧,就只任其搀扶地站稳身形了。然后,才看了一眼同样迎出来的仓库里的一干差役道:“既然如此,那就开门,随本官进去检验一番吧,只要这里面的粮食没什么问题,本官就记尔等一功。”说话间,他已迈步向前。

“是是是,快开门,请县尊大人进库房验看。”徐大福忙吆喝着下了命令。随着他这一声号令,本来就半闭的仓库大门便吱呀一声大开,放了这一大群人走进其中。

而此时,跟着他们而来的那些个灰衣汉子则跟不少好奇的百姓一样闪到了路旁,杖头探脑地看着大门重新关闭,在互相打了几个眼色后,他们就迅速分散开来,状似无意地来到了仓库四周,迅速找到了几个容易被人翻墙进出的所在。

可叫人意外的是,这些人在到了地方后,并没有急着进入其中,而只是守在了这几个要紧点上,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一般。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