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内天魔 > 第一卷 东京风华 第69章 宫门不禁

大内天魔 第一卷 东京风华 第69章 宫门不禁

作者:花间酒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4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皇宫门外此时站满了人,朱紫一片。随着大火被扑灭,喧嚣了一夜的东京城,也逐渐沉寂下来。京中百官,甚至是外国使节,都开始向着皇宫外汇聚,都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宫中的情形。

几名宰执重臣,站在最前列,脸色阴沉。他们都已经知道,昨夜不仅是皇宫起火,居然还有人攻打皇城。本以为是一场事故,却不曾想,竟是有人谋逆造反。

大火染上了阴谋的色彩,让事情变得复杂。皇宫里到底如何了?人人都在猜测。若是皇帝薨逝,为何宫中依然平静?若是没有出事,那为何卯时已过,宫门不开?

吕夷简得到消息的时候,惊得他差点从床上掉下来,立时就要起身入宫护驾。但等衣服穿好,他已经冷静了下来。此时情况不明,贸然入宫,能不能见到皇帝两说,若是让皇帝疑心他另有所图,那就是送死了。

一朝宰相,礼绝百僚,不能轻动啊。但身为政事堂首相,自有责任维护京城稳定。沉思良久,他派人去了开封府,责令王拱辰,加派人手巡查城中,严防宵小趁机作乱。

枢密使晏殊的担心,却不在城中,而是军营。

虽然,已派遣可靠的大臣赶赴军营坐镇,压制住各军不得轻动。但是他依然忧心忡忡。谁也不敢担保,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毕竟,造反的事都已经做下了,还有什么不敢?

一定要稳住,不能生乱。这是政事堂的共识。

但此时,最让百官人心浮荡的,却是大宋官家。昨夜已经有消息在飞一样的传播,都说皇帝陷身大火之中。到底是何情形,谁也不得而知。小声的议论,汇聚在一起,让皇宫门前嗡嗡声一片。

“襄阳郡王来了。”有人低声惊呼。

人群起了骚动,一个个都扭头看过去。这太稀罕了,赵允良昼伏夜出,十几年都不曾在白天露面,很多人都要忘记他的长相。何况是上朝?怎么看,都透着不寻常。

赵允良就像是投入水塘的石子,议论声一**的荡漾开来。随着他的到来,人群自动退开,给他让出路来。他的身边,空荡荡一片。

赵允良双目低垂,神色平静。他本就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思,反正该做的事都做了,也就无所谓了。但是走到宫门前,他依然忍不住紧张,缩在袍袖里的手,紧紧的攥着,手心里全是汗。

他已经得到消息,攻打皇城的一部摩尼教徒,没有闯进宫中,被全数诛杀,一个也没有逃走。赵允良很是钦佩摩尼教,能蛊惑的别人甘心情愿送死,确实了不得。

这部信徒就是去送死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吸引宿卫禁军的注意力,给其他几路潜藏进去的人,制造放火围困皇帝的机会。只要皇帝得不到快速的救援,那就是必死无疑。

昨夜,他的王府门庭若市,拜访的客人一拨一拨赶来。虽未明言支持投效,但他们能在这个时刻踏进王府,本身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是赵允良知道,这些人是来下注的,不过是见风使舵的投机者。

这番景象,让陈博古鄙夷,难道我朝尽是墙头茅草吗?

赵允良却明白官员的心声。曾经三更灯火五更鸡,博取功名千里做官,还不是为了封妻荫子,一世富贵?至于皇帝是谁,这重要吗?谁当皇帝,他们毫不在意。这些人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或者得到更多的利益。

有人向他行礼,似乎说了什么?赵允良没有听清楚,但他知道,自己的到来,让很多朝臣的心思活动了。他的脸上,不由露出笑容,快走几步,来到宰执们的跟前,躬身行礼。

晏殊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赵允良不寻常的举动,让他的心提了起来。晏殊这帮老臣,对燕王旧事知之甚详,凭着他们几十年官场打熬,历练出来的火眼金睛,实不难看出赵允良的心思。

看出归看出,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不能证明赵允良谋逆,谁也不能拿他怎样。一切还要看皇宫里的情形,若皇帝真的不虞,说不得赵允良还真有机会。谁让二皇子太小,而燕王的恩泽太厚呢?

但是,赵允良的表现,也太急切了吧?昨夜刚有谣传,今日就粉墨登场,这时间把控的严丝合缝,一副志在必得,让人不得不往深里想。莫不是攻打皇城之举,真的和赵允良有关?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