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内天魔 > 第一卷 东京风华 第49章 熊耳藏兵

大内天魔 第一卷 东京风华 第49章 熊耳藏兵

作者:花间酒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4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文彦博如愿以偿,他坐上了河东路转运使的位子。

过年之前,他还是转运使明镐的副手。转运使和转运副使的差别,就像一朵艳丽的牡丹,和陪衬花朵的绿叶。只是谁会去注意那些叶子?

坐在窗前,文彦博悠悠的品着一杯茶,面容平静。他在年前被皇帝赵祯召回京师,到京的当天,即被越次召见问对。那时,他就知道,转运使一职定矣。如今,只等过了十五,他就要启程赴任了。

这只是一次利益交换罢了,文彦博忽的皱眉。

当初,明镐看上了河东的炼矾买卖,上书朝廷成立官营炼矾务。文彦博是不赞成的,但是他并没有反对。几个副使,哪个看不明白?明镐这是要以炼矾务为阶梯,试图再向上跨一个大步。

朝廷缺钱。生财有道的明镐,岂会不受朝廷重视?文彦博想到此处,不由轻蔑的嗤笑一声,想学着香皂买卖的法子,也得自己有那个本事才行。

果不其然,贪心的明镐,下令取缔了民间的炼矾工坊,希图垄断炼矾买卖,但是遭到了民间强烈的抵制。甚至被民间六家商户,联名告上了朝廷。

结果,欧阳修这个老好人,被朝廷派到了河东进行调查。欧阳修最是反对朝廷与民争利,派他调查,其意还不明了吗?

不过十天,欧阳修上书朝廷,认为河东路转运使司违约在先,因此,他反对将炼矾工场收归官营,建议“官罢自煎熟矾出卖,只令杜升等六户,依旧管认年额。”好吧,由六户继续承包晋州的炼矾业。

朝廷最后折中处理,河东路转运使明镐调离,改知并州。官营炼矾务、民间炼矾工坊继续保留,各炼各的。

明镐一腔心思付诸流水,改任并州知州,看似升了官。但官场上,却不能真的只看官职高低,而要看权力大小。还有,在皇帝陛下心中占据的分量。明镐希图幸进,最终搞得一地鸡毛,皇帝能高兴才怪。

恰在这时,汝南王府找上了文彦博。

来人是郡王府六子赵宗晖,带着他父亲的书信,执礼甚恭。文彦博不由感叹,汝南王府是真能生啊,竟有二十多个儿子。和汝南王府一比,当今官家能眼红死。

想到当今官家,文彦博的眼角猛地一跳。他与汝南王府结下缘分,却是与皇帝赵祯有关。

七年前,文彦博任官殿中侍御史。官家长子薨逝,悲愤难当。而在此时,一股请立太子的声音,在朝堂上传开。

整个朝堂,似是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裹挟,向着皇帝赵祯发起了攻击。皇帝无子,朝堂不稳。举着这面大旗,尽可以大义凛然,一副忠义死节模样。

但究竟有几人是真的关心朝堂?还不是要投靠新的主子,以博取从龙之功?

文彦博是主力,他审时度势,站在了皇帝的对面。携满朝文武百官之声势,逼迫皇帝赵祯早立太子。而那时的赵祯,还没有三十岁。

面对满朝逼迫,皇帝赵祯坚持了半个多月,无奈妥协了。下诏,以绿车旌节,迎宗室赵允让十三子赵宗实入宫,交由皇后抚养。虽未立为太子,但皇帝无所出,立储之事可以说板上钉钉了。

谁都不曾想到,四年后,皇帝的二子最兴来出生了。当初轰轰烈烈迎进宫去的赵宗实,被皇帝赵祯轰轰烈烈的送了出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