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内天魔 > 第一卷 东京风华 第14章 议铸大钱

大内天魔 第一卷 东京风华 第14章 议铸大钱

作者:花间酒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4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已是深夜,福宁殿依然亮着灯火。皇帝赵祯坐在桌案后面,眉头紧皱。陈景元穿着一身道袍,静静的站在皇帝身侧,一言不发。他已经将白莲宗的消息禀告了皇帝,后续如何处置,就要看皇帝的决断了。

赵祯已从一开始的惊怒中冷静下来。“给皇后的饭菜里加了点油?”这是什么意思?他想不出个眉目。很明显,皇后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可以排除下毒。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油?值得白莲宗潜入皇宫,冒如此大的风险?他不明白,陈景元也不明白。

彻查是必须的。赵祯立刻头疼了起来。最近的事太多,也太诡异。想要派人,却猛地记起王怀举已被贬去守皇陵。

“人不堪用啊。”赵祯感叹着,“偌大的皇宫,数千侍卫,竟被贼人来去自如。呵呵。”

“是臣护卫不利。”陈景元躬身道。

“和叔无需自责。宫中宿卫乃是殿前司职责,只是太不堪用。”

烛火跳了一下,吸引了皇帝的视线。他看过去,竟发起呆来。陈景元无声无息的退走,隐入了暗影之中。整个大殿立时显得十分空旷,只剩下赵祯消瘦的身影,随着烛火的跳动,变得明暗不定。良久,不知是想起了什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人不堪用,钱不堪花。”赵祯自言自语。

今日早朝后,皇帝召宰执崇政殿再坐。权三司使王尧臣奏请朝廷铸大钱以缓解国家财计艰难。宰执商议半天,也没有个明确的章程,只得再议。

但西北却等不得,拖欠的军费再不及时给付,怕是要出乱子。谁都知道铸大钱如饮鸩止渴。但除此,谁也拿不出更好的法子。

皇帝赵祯知道缺钱的根子在哪里。朝廷养着一帮无用的官,从中央到地方,冗官越来越多。

按宋制,官员致仕或死亡,子孙可荫补,代代相承,以致有官无职者十常**,俸禄则照支。又有“任子”之制。每逢郊祀大典,朝廷大小官员,均恩荫及子。至如今,内外官员已增至一万七千三百余员。至于候补官员,更不知其数。

这都是趴在大宋身上吸血的蚂蟥。赵祯愤愤的想着。但是他很无奈,想裁撤却裁不得。稍有风声,一帮官员士大夫的口水能把他淹没。

冗兵更裁不得。禁军八十万,厢军四十万,养兵的费用几占全国赋税十之七八。不论禁军、厢兵都是“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的状态。

据闻京城禁军习于嬉游,骑兵不能披甲上马,甚至领粮时还要雇人挑负;至于厢兵,则只能从事杂役而不知兵事。大宋养兵百万,却尽是不堪战的老爷兵。一旦裁撤,引发混乱,更是大宋不能承受之重。

赵祯疲倦的闭上眼睛,沉沉睡去。门口忽听环佩轻响,却是皇后走了进来,后边跟着宫女端着一个小盏。值夜的內侍见到皇后到来,无声的跪倒行礼。皇后轻轻的挥了挥手,內侍低头退下。

走到近前,皇后看见赵祯还保持着坐姿,手肘支撑在桌案上,竟是坐在桌案后睡着了。她没有再靠近,静静的看着皇帝。这是她的官人,结发的夫妻,此时看上去竟有些陌生。

睡着的赵祯依然是微微的皱着眉头,可想心里藏了多少解不开的愁绪。看着苍白疲惫的皇帝,曹皇后慢慢退了两步,转身准备离开。却见皇帝倏地睁开了眼,冷冷的望了过来。

见是皇后,皇帝缓和了脸色站起身,问道,“怎么这么晚过来了?”

“臣妾看见殿内还亮着灯火,做了碗汤。官家趁热喝一点。”

“丹姝有心了。”赵祯接过小碗,用汤勺舀起抿了一口。

皇后听见皇帝叫的亲昵,冷然有些不适应,但随之眼圈就红了。他们二人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相敬如宾。每一步都是按着规矩,循着礼法。不像夫妻,更像同僚。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