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466章:不做武则天(1)

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466章:不做武则天(1)

作者:十里木樨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1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丁谓,被后世称为“北宋五鬼”之一,能言善辩。他这句话一说出来,别说瞬间就让真宗龙颜大悦了,就连寇准都张口结舌没了说辞。就这样,丁谓凭一句杜甫的诗,坐上了副宰相的高位。

从此后丁谓深受真宗宠信,跟着便向寇准下了毒手,网罗罪名将堂堂大宋名相寇准逐出开封。接着下手把持了朝纲,一时权势熏天。

但世上的事情,有的真说不清,杜甫的诗歌,虽成就了丁谓,但白居易的诗歌,却让丁谓从云端跌下。

大宋仁宗初年,由于仁宗才10岁,在翰林学士晏殊的提议下,太后听政。

这天,一道“真宗皇陵,曾被擅自移改陵穴”的秘折,呈送到太后眼前。

太后大怒,下懿旨:令晏殊秘密调查!务必查清!

这晏殊,与寇准相交甚厚。自寇准被陷害出京后,就开始秘密搜集丁谓的恶行。那道呈给太后的秘折,就是他写的。事情也早已被调查清楚了,是宦官雷允恭和判司天监邢中和两人干的。

太后闻悉,就要立刻治这两人的罪。晏殊慌忙阻止,说道:“太后,区区宦官和小吏,恐怕不敢有此吞天胆量吧?”

太后问:“你是说有幕后之人?”

晏殊说:“臣也不知有否幕后之人。但臣认为太后应听闻此事后,悲愤难抑,卧病在床,然后在朝堂上告知所有大臣,由于太后病重,先由丁谓暂辅万岁。”

太后疑惑地看着晏殊说:“你怀疑是丁爱卿?想来个引蛇出洞?”

晏殊低下了头,不置可否。太后依计行事。

自从太后告病,丁谓更威风了,接旨后便宣布:由三司会审雷允恭等两人。一个多月后,三司结案,向丁谓汇报:雷允恭、邢中和,私移帝陵,证据确凿,依律当斩。丁谓却不置可否。

本来丁谓也没这么大的胆子,只是几天前,就得到了太医院的消息:太后病体沉重,恐怕撑不了几天了。

而雷允恭、邢中和又都是丁谓的心腹和爪牙,为自个儿鞍前马后,也知道很多秘密,丁谓现在想保住这两人。

一连三天过去了,这天朝堂上,晏殊追问案件情况。丁谓搪塞正复查。晏殊真急眼了,不由上前一把抓住丁谓的官袍——你今天不说清,就别想散朝!

几位大臣也早就对丁谓忍无可忍了,都站了出来,在朝堂上围住丁谓追问。

而丁谓的党羽,也都跑出来,替丁谓解围。朝堂上顿时闹开锅了,年幼的仁宗帝哪见过这阵仗,吓得脸都白了。

正乱着呢,太后突然出现,厉声喝道:“还不住手!”丁谓见太后出现,顿时明白了过来,自己中计了!果然,晏殊带头弹劾丁谓,其他大臣也纷纷进言。

太后强压怒火问道:“丁谓,你为何迟迟不治雷允恭、邢中和的罪?”

丁谓不动声色答:“太后,不是臣不治雷允恭、邢中和的罪,而是此事事关先帝,臣需谨慎行事。”

太后冷笑道:“恐怕没那么简单吧?”

原来,太后装病迷惑丁谓的期间,已秘密过审雷允恭、邢中和——是两人工作疏忽,造成了陵穴移动。两人都十分害怕,便给丁谓送去许多珍宝,请求丁谓想办法,把这事瞒下来。

丁谓嘴真硬,不承认收过雷允恭、邢中和的贿赂,直着脖子地一会儿叫受先帝重托,一会儿又喊被奸人栽赃。太后也很纠结,毕竟丁谓经营多年,党羽众多,万一有个差错,仁宗年幼,自己年迈,真不好收场。

正为难间,晏殊出班说道:“太后,当年丁大人曾以杜甫的诗文,博得先帝器重。如今,臣突然记起白居易的几首唐诗,想请教丁大人。”

太后问:“是哪几首诗歌,哀家也想听听。”

晏殊道:“一首是白居易担任左拾遗时所写,其中有这么一句: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另一首是白居易担任太子少傅时所写的一句: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最后一首是白居易临死前所写: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彷佛获缗二三千……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太后听完,不明白什么意思,问:“爱卿吟了白居易的三首诗,可这……”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