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八百零九章:丁戊奇荒·天下无粮

第(1/3)页

天幕上。

幽雅清静的三进庭院内。

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女蜂拥在堂前,在那儿生火做饭。

后院的大门紧闭着。

穿着干净的主人家脸色惶惶不安。

堂前众人吃饱喝足后也不管后院主人,只是又蜂拥到另一家吃下一顿。

吃完一个村子后,又走向下一个村子。

……

【民生经济:1877至1878年止,中国北方遭遇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罕见旱灾,灾民人数达一点六亿至两亿左右。】

【死于饥荒和疫病的人数至少在一千万人,从重灾区逃亡外地的灾民达两千万人。】

【而1877到1878年是灾情最严重的两年,1877年是丁丑年,1878年是戊寅年。】

【所以这场人间惨剧,史称“丁戊奇荒”。】

【而这场灾荒也暴露了晚清改革期间地方治理的种种弊病。】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着那一千万的数字人都呆傻住了。

“……他们不赈灾的吗?”

李泌只是唉声叹气着:

“清朝一共四亿人,灾民两亿。”

国家一半的人是灾民,这不只是天灾,也是**。

……

【1876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正身处山东青州。】

【5月,青州饥民们已开始群起“吃大户”】

【作为一种“地方官员不敢得罪”的存在,外国传教士成了饥民们努力想要争取的资源。】

【6月30日,两名约三四十岁的秀才从寿光县和益都县赶来拜访李提摩太,他们希望李提摩太出面,带领饥民们去抢粮食。】

【朝廷和地方官害怕外国传教士,已是大清广为人知的一种常识。】

【而李提摩太拒绝了秀才们的请求。】

……

大明。

朱元璋只是看着寥寥几语就能深深体会这些百姓有多绝望。

“百姓被盘剥太甚,但凡遇到荒年就濒于饿死,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免不了铤而走险。”

“但皇权的威严不容轻犯,以下逆上属于叛乱,灾民在得以活命后,只能需求外人帮助……”

“一切都是为了活命……”

马皇后拉着朱标的手,嘱咐道:

“儿啊,你明白这些事不能怪罪百姓头上吧?”

朱标自然明白,看着父母,正色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都要饿死了,怎么还能指摘百姓们的道德呢?”

“这是朝廷的不力,而非百姓之过。”

……

大清·乾隆时期

“祖宗颜面都丢了……”

乾隆闭上眼不敢再看,真希望这都是一场幻觉!

但他也庆幸李提摩太拒绝了这些秀才们的请求。

不然暴动一旦开始,没有人知道会如何收场,但毫无疑问会造成大规模伤亡。

“这帮人看来没有取缔大清的打算。”

乾隆揣摩了一下这英国人的做法。

此时大清虎威犹在,太平军的动乱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恐怕这也是他们忌惮之所在。

毕竟若是他们掌控大清,那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就要他们接手了。

“哼,怀柔远人。”

……

【而无意带领饥民起事的李提摩太,在山东做了一年多的赈灾工作。1877年秋,他去了灾情更严重的山西。】

【在那里,他见到了更骇人听闻的人间惨相,并将这人间惨相,写入了自己的日记。】

……

天幕上。

一群传教士背着大包小包走在道路上。

他们看向道路两旁。

躺在路上的死人、还在蠕动爬行活人。

……

【1878年1月29日,太原以南140里:“经过了四个躺在路上的死人。还有一个人四肢着地在爬行,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了。碰上一个葬礼:一位母亲肩上扛着已经死去的大约十岁的儿子,她是唯一的‘抬棺人’‘神甫’和送丧者,把孩子放在了城墙外的雪地里。”】

……

传教士们继续向前走着。

偶有几个提前穿好寿衣的老人板正躺在路旁。

一些路人没有动这些穿着寿衣的老人,只是步履蹒跚的走着,最后伏倒在地。

在不远处,一只野狗叼着一具尸体的脚踝拖动着。

乌鸦叼着另一具腐肉。

当走到一处村庄门口时,一行人被惊在原地。

他们开始祷告着。

门口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