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后记

1980我的文艺时代 后记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2002年3月的一天,朝内大街166号的大楼里响起一片欢腾之声。

就在刚刚,国务院正式发布文件,将国文集团的级别提升为部副级,成为国内49家部副级央企之一。

部副级央企这个名字听起来不起眼,但要提起其中的大哥们,国内的老百姓应该都不陌生,中烟、中粮、中石化……

随便提起一个名字,都是在国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跟这些大哥大比起来,从出版社起家的国文集团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是有那么一点寒酸。

但事实上,只要是真正了解内情的人,绝不会有人小瞧这家企业。

因为这曾经是一家事业单位,如今却变成了央企,“转企改制”四个字背后是中国经济和体制改革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时间,国文集团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上级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截止2001年底,集团资产总额316.1亿元,负债总额为18.4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97.68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62.15亿元,净利润为8.15亿元。

这个数字放在国内的众多副部级企业当中并不起眼,成绩排名只能算是中等,但对于起步自出版机构的国文集团来说,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创造出百亿规模的资产额,足以让上级部门和同级别的企业们侧目不已。

毕竟国文集团的业务可跟垄断沾不上边,财务报表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来不得半点虚假,都是实打实的业绩。

所以,有了这种成功,国文集团成为副部级央企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而如果要探究国文集团在数年之间由一家出版机构转型成为大型国有文化传媒集团的原由,自然离不开国文集团的众多投资。

由国文集团控股的文华影视、文诚影视相继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参与投资的搜狐、网易也都分别在米股上市。

此外,国文集团还参与了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资互联网行业的企业。

除了集团级别的改变,这一天,国文集团还有一件好事。

那就是已经建设三年时间的国文集团总部大厦终于交工了,最近这几天时间里,国文集团的职工当中最热闹的事就是讨论搬迁计划。

崭新的、巍峨的总部大厦落成,职工们再也不需要挤在朝内大街的老旧办公楼或者国文社家属楼的门市里办公了,对于打工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幸福事?

在国文集团张罗着搬家的时候,隔壁人民社的职工们心情十分复杂。

作为几十年的老邻居,人民社和国文社一衣带水、睦邻友好。

可谁也预料不到,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原本大家哥俩好的局面突然之间就被打破了。

说好了一起当咸鱼,国文社却偷偷的起飞。

这些年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到如今人民社连车尾灯都看不到了。

现在,国文集团即将搬离朝内大街166号,楼里就剩人民社一家单位了。

以前大家都在一个地盘上办公,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候有很多,恨不得将国文集团早点撵走。

可如今国文集团真要搬走了,人民社的人心里却不是滋味。

害怕兄弟过的苦,更怕兄弟开路虎。

不过人民社职工们的想法改变不了将要发生的事,2002年4月23日,宜动土、搬家。

数辆卡车和货车出现在朝内大街166号院里,国文集团的职工们喜气洋洋的将各种办公设施、资料搬上车,人多力量大,没过多长时间,车子便一辆一辆的驶离了驶离了朝内大街166号。

国文集团的搬家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天时间,搬家结束后朝内大街166号院里顿时一片寂静。

此前的喧嚣热闹与现在的寂寞冷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楼里空了一半,现在只剩下默不作声的人民社职工们。

林为民走出大楼前与人民社的老伙计们打了个招呼,以后国文集团就要搬到新的总部大厦办公了,这里就剩下人民社了。

“小周,怎么还没走?”走到楼门口,林为民瞧着传达室里还有人。

是小周正拿着抹布一丝不苟的擦着屋里的文件柜和办公桌。

“董事长,我打扫打扫卫生。”小周回了一句。

林为民看着他的神色,没说什么,留下一句:“擦吧!”

出得门来,已是黄昏时分。

院里沉静冷清,老旧的大楼伫立在朝内大街街边,一如几十年前一样。

翌日一早,东三环中路39号,国文集团总部大厦。

崭新的总部大厦启用,并没有什么盛大的仪式,但这丝毫不耽误职工们愉悦的好心情。

最高95米,最低65米的三座塔楼高低错落,大楼外观以圆弧形造型为主,曲线灵动,如同三座相互交织的山峦。

远远望去,仿佛是掩映的群山,不仅充满了艺术气息,也彰显着十足的未来感。

林为民走进最中心的1号楼大堂,超过8米的挑空和圆弧形的穹顶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视野无比开阔。

“董事长!”

“董事长好!”

职工们看到他连忙问好,语气中夹杂着兴奋与雀跃。这是国文集团搬家的第一天,林为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

点头示意后,林为民乘坐电梯前往办公室。

下了电梯,还没来得及进办公室便看到张朝阳等在这里。

“来的够早的!”林为民说道。

“正好参观参观咱们集团的大厦,真是气派啊!”张朝阳笑道。

从2000年3月纳斯达克股灾开始,搜狐的股价跌跌不休,到今年市值已经跌破了5亿米刀,国文集团之前已经通过抄底再次成为了搜狐的第二大股东,持股仅次于张朝阳。

他今天来是为了搜狐租用国文集团总部大厦的事。

以国文集团的员工规模,兴建的三栋大厦只用得了一栋,有人要租,林为民自然乐得答应。

“早就说好了的事,你跟他们商量就行了。”

林为民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张朝阳点了点头。

早在大厦兴建之初,张朝阳便和林为民提过这件事,他今天特地来林为民这一趟,更多的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

与林为民闲聊着的张朝阳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这里的视野俯瞰半个燕京城。

“您这里的风景可真好!”

“高处的风景总是要好一些的。”林为民望着远方说道。

张朝阳看着眼前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千。

想当初搜狐顶着中国互联网第一股的名头上市,风头无两,市值一度飙升至百亿米刀。

谁也不曾想到,一场纳斯达克股灾,两年时间纳指从最高峰的5100点一路跌到1100点,比大A还惨,不过更惨的是国内的这帮互联网企业。

搜狐就不用说了,虽说现在营收上来了,实现了盈利,可股价反而跌到了当初的十几分之一,网易、新浪跟它同病相怜,最惨的是那些需要融资的互联网企业。纳指的寒蝉效应在两年时间波及全世界的互联网行业,找钱成了所有新公司的难题。

好在国内有国文集团这个大金主,在全世界都投资机构和投资人都不看好互联网行业的时候,他们却逆市看多,大手笔的投资国内的互联网企业。

这两年时间不间断的在国内的互联网市场撒下了超过20亿以上的资金,养活了众多具有潜力的互联网公司。

当然了,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没找到钱死掉的公司更多。

但不管怎么说,国文集团的投资还是为国内互联网行业保留了一批相当具有潜力的中坚力量。

除了国内的投资,国文集团在这两年时间里,也没少在米股抄底。未来如果能够纳斯达克指数能够进一步拉升的话,国文集团恐怕又得发一笔横财。

这笔横财的规模可能比国文集团当初减持搜狐股票的收益还要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