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东唐再续 > 第079章 随军北伐

东唐再续 第079章 随军北伐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1:1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李曜、李嗣恩和史建瑭在憨娃儿率领的十余名甲旅牙兵护卫下到了节帅王府门外,刚要请门子通报,便看见一名李克用亲兵打扮的年轻人匆匆出来那人一见到李曜,大喜道:“存曜郎君,来得正好,大王正要找存曜郎君来帅府议事,快快请进!”

李曜一听,点点头,笑着道:“我身后这两位……”

那亲兵忙道:“嗣恩郎君和史大郎,某自然认识。二位原也是大王自家人,不过大王此时商议的似乎是军备军械之事,存曜郎君身兼掌军械监一职,自然不可缺闻,嗣恩郎君与史大郎却不必急于此时求见,不如在偏厅稍候,一俟大王得空,再行拜见不迟,二位郎君以为如何?”

李嗣恩点点头:“正该如此。”

史建瑭再怎么受李克用青眼相待,也终究是外人,连李嗣恩都要偏厅等候,他自然没有意见,当下也表示同意。

于是李曜跟那亲兵前去拜见李克用,李嗣恩与史建瑭则在门子的带领下去了偏厅休息。

一进门,李曜就知道今天的议事很重要,因为节堂之中人不多,但出现的全都是重要人物。李曜之所以会这么认为,乃是因为中国历来有个习惯,延续数千年不变: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

任你再大、再平等的组织,到最后做决策的仍然只有那么几个人,甚至有些时候,只有一个人。

如今大帅节堂之中,除了李克用本人之外,盖寓、李克宁、李落落、李廷鸾、李存信、李存孝、薛铁山、周德威、李存进、李存璋、李存贤。

如果算上李克用和李曜,那么节堂之中便有十二人,说起来人也很不少了,但是有鉴于李克用的习惯,这的确不算多,因为他这节堂之中议事,动不动就是二三十号人。

一见李曜进来,李克用就摆摆手:“不用见礼了,坐吧。”

李曜听了,知道商议的事情很是重要,也就只是微微躬身,没有大礼参拜,便径直坐到最后一席。

这时,便听见李克用道:“存曜,你来得晚,前面议事的情况不甚了解,不过却也无妨,左右不过就是某决定出兵,征讨赫连铎。你且说说,如今军备情况如何了?”

李曜刚才已经暗暗盘算过此事,一听李克用动问,立刻道:“大王前次交代的各军换装之事,如今已经基本就绪,最后一批士卒步甲已经制造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测,预计将在三到五天内全部发放到各军手中。至于一些消耗品,如箭矢,已经准备了三百万支,加上各军原有库存,足够支持十万大军使用一年以上。还有攻城器械,如飞云梯、炮车、轒轀车、冲撞车、车弩、壕桥、撞杆、飞钩、狼牙拍等,也都一一备妥,相比军中过去的配备而言,此次配备的攻城器械足为此前两倍有余。另外,在此次出兵征战之时,军械监将按照前方消耗,来安排晋阳后方生产,需要什么,就生产或者加产什么。”

唐时攻城器械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高峰,各类器械十分完备,远不是某些电影、电视剧里那么寥寥几种。

李曜提到的飞云梯,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云梯,乃是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有栝。梯长一丈二尺,有四轴,相去三尺,势微曲递,互相栝。飞于云间,以窥城中。其上城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

此物可称之为攻城战的功臣宿将,“生卒”年代不详,史家有夏、商和西周三种观点。但有一点史实是确定的:公元前11世纪处的周伐崇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次攻坚战,当时商纣无道,崇为其臂助,周伯伐之崇依城据守,周军囤于城下月余而一筹莫展,后文王得“钩援”(一种原始的云梯)、“临冲”(一种原始的攻城塔)之法一举破城而灭崇。所以说云梯与攻城战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城池,没有攻坚战,即便存在云梯之法也不过是一种“屠龙之术”,云梯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梯了,所以伐崇之战可以说是云梯的第一声“婴啼”。

如果说这段传奇过于血腥,那另一段传奇则更具高古君子之风。战国时,鲁班为楚造云梯以攻宋。墨子率弟子晋见楚王以阻之。乃“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自守圉有余。”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免除了一场战火。如果说鲁班师爷的云梯和我们rì常爬上爬下的木梯是一个形制的话,那可就是对天下木匠的侮辱了。然鲁班的云梯终是无史可考,后人大体可从《武经总要》、《纪效新书》以及《墨子?备梯》的记载中来想象当年古人的智慧。

云梯和攻城塔毕竟是相对原始简单的攻城战具,有其致命弱点:《墨子?备梯》中就指出“云梯者重器也,其移动甚难”所以云梯的使用就毫无隐蔽xìng和突然xìng可言。无数士兵疯狂地沿着云梯向城上猛冲,直到杀死对方或被对方杀死。流血漂橹、死尸盈城的例子并不鲜见。古人形象的称之为“蚁附”。

而所谓炮车者,自然不是火炮战车,用现代语言来说,其实就是可以移动的投石机。其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上建双陛,陛间横栝,中立独竿,首如桔槔状。其竿高下、长短、大小,以城为准。竿首以窠盛石,小大、多少随竿力所制。人挽其端而投之。其车推转,逐便而用之。亦可埋脚着地而用。其旋风四脚,亦随事用之。

冲撞车这东西,玩过三国志系列游戏的都见过,无须赘言,只说轒輼车。

轒輼车是一种有坚固防护的攻城作业车,chūn秋时轒輼就得到较普遍的使用。古代攻城作战,经常需要抵近破坏城墙,城门,或者挖掘地道等。如果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这些作业就容易遭到来自城上的箭,石等武器的攻击,十分危险。使用轒輼车就比较安全,轒輼车有一个多轮的车底座;两侧和顶部用木板做防护,外蒙坚硬的皮革;车内可容十多人。作业时,人在车内将车推到城下,然后人在城下作业。可避城上的箭,石。以外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轒輼车,平顶的叫做“木牛车”——不是诸葛亮木牛流马的那个木牛。而两壁内倾成夹角的称“尖头轳”(也叫“尖头木驴”),李克用的军械监所产便是此物。

李曜对此物异常关心,召集工匠对其作出过一些修正改进,并且生产也比较多,足有一百多辆,不过此番出征应该不会全部带走。至于他格外关注的原因,此时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别的人知道。

车弩也不必多说,大抵理解为“可以机动的床弩”就不会错了。

壕桥和撞杆则有必要略提一句:此二物乃是一对“冤家”,犹豫中国古代的大城多设有护城河,所以如何使“天堑变通途”就成为攻城的一方必须考虑的方面,因此军中出现了最早的“舟桥部队”——壕桥。其为木质长桥,质地绝对坚固,以大型木车拖载,攻城时在各军种、器械掩护下到达护城河边,然后搭上去,成为一座坚固的“搭桥”,使护城河失效。而作为守城方来说,一旦敌方突破护城河,以云梯之法蚁附时,就是撞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此物乃是立在城楼之上可以移动的撞击装置,只要数人合力用撞杆一冲,对方云梯必然坍塌。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矛与盾,永远都是互相竞争着发展的。

李曜之所以在攻城战中却准备了撞杆,自然不是为了好玩,更不是人傻钱多不知道其作用,而是因为他知道此次攻打赫连铎,应该是会一战成功的,因此攻下云中之后,就要转为防守,尤其是防备幽州的李匡威前来攻城,因此这东西必须提前准备

至于飞钩,顾名思义是将一铁钩栓于绳索之上,此物乃是很多梁上君子的最爱,武侠小说中出现的几率似乎也很高。实际上飞钩用于攻城的历史几乎和飞钩本身的历史一样长。《墨子?备梯》、《武经总要》、《练兵实纪》、《兵器图说》都有记载,而令人更惊讶的是飞钩的寿命之长。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二破武汉之时正是陈玉成亲率敢死队用飞钩夜间偷袭得手。即便到了抗rì和解放战争时,我人民军队居然也有多次利用飞钩建立功勋,只是这个就不好说是飞钩厉害,还是中国的悲哀了。

飞钩用于攻城多为人知晓,而事实上,飞钩在防守上的功绩也是勿需多让。一旦攻方以云梯冲城,如果你有足够的冷静,足够的准确,足够的力量,足够的敏捷,便可用飞钩将云梯拉倒或拉垮,将梯上之人尽皆摔死。当然,在飞箭如雨的战场,你还要有足够坚硬的命,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