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舌尖上的大宋 > 第六十七章:鮓

舌尖上的大宋 第六十七章:鮓

作者:呼啦圈大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0:4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魏老儿疯了,或者因为他平白无故丢了十万贯钱,他急切的想把钱捞回来,才想出了比试的主意。

杨怀仁对魏家正店的了解,仅仅是他们的镇店之宝——鮓。

大宋开国初,魏家祖上只不过是一个摆摊卖些小食的摊贩,之前因为北方战乱不断,他们家逃难到长江中游一带,学习了当地人一种腌鱼的制作方法,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自己的招牌美食鮓。

等北方安定下来之后,他们家才迁移回到汴梁。经过几代人不断更新这道菜的做法,才形成了自家的特色,成为享誉东京城的一道名味,魏家也因此发达,财富的不断积累,让小摊逐渐发展成名列二十四正店的魏家正店。

烹饪技术发展到宋代,由原来各地单一发展形成地域特色,到各种地方特色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形成了新的食物烹制技术。

这道鮓,便是长江流域的地方特色同黄河流域制作手艺的结合,说白了就是平常百姓家里的咸鱼。

百姓把咸鱼当做下饭菜来食用,苏轼就曾经说过“江南人好做盘游饭,鮓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但是咸鱼和咸鱼之间是有不同的,江河湖海沿岸以打渔为生的普通人家,收获了大量鱼获之后,为了保证吃不了的鱼不会腐烂浪费,便用盐把鱼腌制晾干,当做日常的菜肴或到集市上出售换取一些钱财。

这种粗糙的制作方式只能保证多余的鱼获不会腐烂,但味道上来说,只是当咸菜吃,谈不上什么美味。

但是魏家正店能把最普通的咸鱼做得好吃,自然有他们家祖传的精致工艺。

杨怀仁曾经吃过他们家的鮓,除了选用新鲜黄河鲤鱼用盐以外,腌制过程中他们还用了其他的香料,最明显的一种就是加入了籼米发酵而成的红曲,让发酵后的鮓有了一种米香和酒香混合的独特香味。

杨怀仁觉得如果是他家普通出售的鮓,他有十成的信心能战胜魏老儿,随园后园里那一池子鱼,可都是喝饱了三十年绍兴陈酿女儿红的,用些鱼做原材料,做出来的成品绝对的美味。

但是魏老儿既然敢开口拿十万贯做赌注,肯定也是胸有成竹的,说不定他有独门的制作方法,把鮓做成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