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吾父耶和华 > 第22章 萨拉丁十一税

吾父耶和华 第22章 萨拉丁十一税

作者:千翅万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0: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盖里斯的农村调查,向那位湖南人取经不少,既有走访、也有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四五名村里的村民,各自家境不同、各自职责不同、各自的土地也不同。

他们之间或许存在矛盾纠纷、又或许存在亲缘关系。

起初还因为没接触过这种研讨会的形式颇为拘束,可当话匣子被打开后,村庄里十几年来各种鸡皮蒜毛的小事都被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村口的大爷家有牛,村后头的年轻小伙子种了多少地看上哪家女儿,放羊能有多少收益,种地种出来的主粮又有多少能吃进自己嘴里,一年要交几次税、那收税的包税人真不是东西……

在那些稀碎的信息中,盖里斯开始梳理起这个村庄在经济上的面貌。

这个村庄叫做蒙特雷村,历史并不算长,向上可以追溯到鲍德温一世,率军征服外约旦地区,建立蒙特利尔堡垒时,也就是儒历1115年,距今为止也就七十年时间。

当然即便是七十年时间,对于中世纪的农民们来说,这也是四代人过去了。足以让他们认为脚下的土地才是故乡,也足以让他们之间产生贫富分化。

不过四代人的时间,所能产生的分化也并不是很夸张,没有发展出那种在农村里占据绝对多土地的地主阶层。

蒙特雷村大致上有八十户人家,比之先前的斯卡尔村要大上一些,这些人家中并无专职的匠人,哪怕有两位懂些木工活,也需要自己耕地养活自己。

这八十户人家基本都是自耕农,划分成分的话算是以中农为主。

至于所谓的地主,其实也不过是富农,总共五户。这些富户自家开荒出来的地比较多,光靠自家种不完,因此会让一些地比较少的家庭来租种部分。

如果是租佃地主家土地的话,佃户和地主家是各出一半的种子,然后佃户出力,到了丰收的时候,地主先拿一半的收成,剩下的则都归佃户。

像这类富户地主的典型代表便是卡多索以及村长。

至于在中国明清民国时代比较常见的无地雇农,则并不存在。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