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天启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

大明天启 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

作者:训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09:30 来源:笔趣岛

天启十七年三月,铁路已经修过了抚民城,到达了抚民城以西五百里地的伯陵城。是的,这是薛伯陵从罗刹人手中抢过来的,此地距乌拉尔山约有一千里远。

于是大明参谋总部制定的,由皇帝亲自命名的杀鹅行动正式开始实施。曹文诏统领五个师,周遇吉统领五个师,一部在北,一部在南,同时对乌拉尔山以东的罗刹人发动了进攻。

这几年来,大明研究院终于研制出了皇帝所说的雷汞,后装火铳开始在军中进行装备。不过因为时日较短,所以只有周遇吉的两个师装备完成,其它部队并没有换装完成。本来朱由校是准备全军换了装备后发起进攻的,但卢象升说装备以及随后的训练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让朱由校打消了这个念头。

铁路的修成,使得明军的粮食弹药之类的非常充足。三月初一,天气还很冷,曹文诏亲自带一个师,张宗灵带一个师,薛伯陵带一个师,三个师三万多人,直接攻击乌拉尔山东边的罗刹人的一个城堡。

张宗灵的部队为前锋,这个城堡不过是个小城堡,周围散居着大量的罗刹人。明军很容易就打退了拦路的罗刹军,迅速占领了此地。

随后曹文诏和薛伯陵也赶到此处,三人商议后,由张宗灵军在此地建设城堡,曹文诏和薛伯陵则继续向西边攻去。

而周遇吉的部队则直接打到乌拉尔河上游,一个罗刹人称之为车里雅宾斯克的地方,在这里稍做休整后,继续向西攻击。

在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附近,已经可以见到大量的人了。所以曹文诏和薛伯陵放心地向西进军,用以战养战的策略,在四月十二日,打到了原来喀山汗国的都城——喀山。

喀山汗国是鞑靼人的国家,在西历一五五六年被罗刹人占领。被占领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罗刹人比较凶残,所以鞑靼人,很容易就倒向了相同肤色的明军,帮助明军收集粮食,搜捕罗刹人。以喀山为中心的喀山汗国境内,所有的罗刹人或死或逃,成了黄皮肤的天下。

周遇吉继续西进,一直打到伏尔加河右岸的察里津。起往西打,受到的抵抗越厉害。周遇吉的原则很简单,抓住罗刹人后首先问道:“投降吗?”

不投降的全部杀掉,投降的则让他们拿着原来的武器带路,去杀掉附近的罗刹人。就用这种办法,明军损伤不大,但取得的效果却非常好。

参谋总部制定的计划便是打到库尔津和喀山,所以明军打到这里后,便停止了进攻。开始修建城堡,并且进行铁路的勘探工作。

很快皇帝陛下将察里津命名为遇吉城,并且命令明军沿着伏尔加河布防,将罗刹人挡在伏尔加河两百里外。

这时候的罗刹国是由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任沙皇,也就是米哈伊尔一世。他性格软弱,大权实际集中在莫斯科的大贵族手中。贵族们刚刚从西伯利亚的裘皮和木材贸易中尝到一些甜头,结果被大明驱逐出了西伯利亚。而现在大明竟然从西伯利亚进攻到了罗刹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叔叔可以忍着,婶婶却不干了,所以罗刹人尽起大军,向着察里津杀了过来。

明军的武器比之罗刹人要先进许多,特别是周遇吉有两个师装备了后装火铳,无论是速度还是威力,都比前装火铳要强得多,再加上明军的开花弹更是远强过罗刹人的实心弹,所以周遇吉以城池为依托,将罗刹军的攻势轻易地化解。罗刹人留下了一地的死尸,却几乎没有对明军造成伤亡。

而这时米哈伊尔一世接到报告,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出动大军三万,向着莫斯科而来。十几年前,波兰也曾经进攻过莫斯科,虽然没有攻下莫斯科,但最后罗刹人割让了大量的领土给波兰,才平息了此事。现在莫斯科空虚,波兰人极有可能会将莫斯科攻下。

罗刹人与大明是领土之争,而和波兰则是沙皇皇位之争。十几年前波兰与罗刹人的战争便是波兰人认为应该由波兰王子,也就是现在的波兰国王任沙皇,所以如果败于明军,那不过是割几座城,赔一些钱就能解决的事。而如果败于波兰,则沙皇的位子都会不保。

米哈伊尔当然知道孰轻孰重,于是便向明军求和。周遇吉提出伏尔加河以西两百里地全部为大明所有,并且罗刹人必须赔偿大明五十万两白银,罗刹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双方签订了后世有名的《伏尔加和约》,罗刹人立即撤军退回莫斯科,严阵以待波兰军队。波兰人见没有便宜可占,便缓缓退兵,顺便把离波兰较近的地方占了几座,以补偿自己的损失。

大明加紧修筑铁路,并将更多的国内移民运送到伏尔加河两边。而为了弥补移民的不足,大明开始大肆招收欧洲各地的流民。不管你是罗刹人,瑞典人,波兰人还是哥萨克人,只要愿意改为汉姓,都可以成为大明的自由民。免费得到大片的土地,只需要交纳极低的税率(大明人的两倍),就可以在伏尔加河两岸自由地生活。

对于生活在欧洲的穷人们来说,能够吃饱饭是一个多么奢侈的要求呀,而即使是大明人两倍的税率,比起国内教会和国王的双重征税,还是少得可怜。至于换成汉姓,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不可接受的事。特别是崇尚自由的哥萨克人,听到自由这个词后,恨不得生出翅膀飞了过来,很快这伏尔加河两岸便林立起一个个的村庄,有汉人的,更有欧洲各族人的。

欧洲人来到这里归化的,最多的便是罗刹人。农奴的日子苦呀,能够自己耕种而食,不用把所得的大部分交纳给贵族和国王,那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呀。而且大明还提供种子和粮食,只需要在收获后加一些利息归还,怎么看都是一件值得的事呀。

搜狗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