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玄德 > 五十七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玄德 五十七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1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刘备把这个关键点给点出来了。

宦官不想直接出面操作此事,显然也是不想过度刺激士人集团,因此用许馘和张济作为马前卒冲锋陷阵,试图挑起士人内斗。

既然如此,大家见招拆招,做了许馘和张济,宦官又能如何?

想通了这个关节,一群人大喜过望,立刻开始热烈讨论相关内容。

如何搜集许馘和张济的黑料,如何攻击许馘和张济,如何利用舆论方式将两人逼到死路上等等。

这方面,他们操作的非常成熟,而且可以说这样做的危险性很低,相比于直接对宦官出手,这样做的危险性真的非常低。

东汉的政治规则在于三公权柄尽失,没有皇帝的支持和录尚书事的任命,三公就是纯粹的政治花瓶,没有太多实际权力,位置高而已。

也因此,罢免三公在东汉朝野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有什么天地异象或者自然灾害,三公被罢免就是理所应当的。

太尉,司空,司徒,随机选一个罢免,以此作为天子对上天的回应。

以此祈求上天看在他们如此“诚恳”的份上饶过他们,不要继续降下灾祸。

除此之外,当有人弹劾三公,揭露什么三公的黑料的时候,三公也有极大的可能面临被罢免的局面。

更关键的是——三公之位可以花钱买。

这一点是刘备和曹操熟悉之后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的内容。

光和元年,灵帝刘宏在鸿都门外公开开馆卖官。

只要出得起钱,爵位可以买,二千石官职可以买,四百石六百石官职也可以买,连三公之位都可以买。

当然,买官也不是没有潜规则的,是要花很多很多钱的,两千石的职位需要两千万钱,四百石的职位需要四百万钱,诸如此类。

三公价格不一,主要看购买者的人际关系和家产规模,少的五百万就能买到,多的要花上亿钱。

所以由此看来,买官者其实非富即贵,并非人人都可以。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东汉末年卖官鬻爵的现象并非没有现实原因。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