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阙 > 第79章 这厨师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

汉阙 第79章 这厨师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1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婼羌、且末、小宛、精绝、扜弥、戎卢、渠勒、于阗,以上诸邦都在西域南道,从东到西,犹如被丝路串起来的一串珍珠,其中几个还作为邻邦,与楼兰往来甚密。

当傅介子高兴地让译长向全城的楼兰人宣布,以上诸国皆已听从大汉号令,以婼羌骑兵为先锋,陆续派兵赶来支援楼兰时,原本还忧心忡忡的楼兰人顿时大喜。

想想也没毛病,自汉将李广利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去汉朝贡献,纷纷成了大汉属国。尤其是匈奴骑兵较少出没的西域南道,从婼羌到于阗、莎车、疏勒,皆服从于汉。

如今汉使重返西域,恢复昔日的朝贡关系,并征其兵卒来支援楼兰,也算顺理成章。

当得知有外援并肩作战时,原本怯懦的楼兰人胆气顿时大了不少,不就是守十来天么,匈奴本就不擅长攻城,又有外援在侧,只要坚守不出,真没什么好怕的。

当然,也有几个聪明人不太确信,左且渠黎贝耶就暗暗嘀咕:

“那任弘离开不过十来天,真能去到两千多里外的于阗搬来救兵?”

但接下来几天的所见,让黎贝耶也不得不相信。

先是傅介子以“婼羌入楼兰恐生出冲突”为由,让城外的婼羌,以及来自海头城的楼兰兵,皆不得入城,反而以楼兰西边一座小烽燧为中心,扎起营地来。

到第二天清晨,数十个毡帐的营地已经成型,而在城墙上的楼兰人亲眼所见,又有一支三四百人的步骑,从南方缓缓抵达。他们离得有点远,行走扬起了烟尘,看不清装扮,但却打着代表大汉的黄旗,络绎进入营地。

稍后任弘满脸喜色地进城来禀报傅介子:

“傅公。且末、小宛之兵已抵达!”

第三天又是类似的情形,亦有三四百人大张旗鼓而至,任弘再度入城报信:“渠勒、戎卢之兵抵达!”

这四个都是南道小国,人口只与楼兰城差不多,胜兵不过三五百,看这人数,是顷国一半之兵来援助楼兰了,看到邻居们的暖心之举,楼兰人有些小感动。

第四、第五、第六日亦然,分别是精绝、扜弥、于阗之兵抵达!这三个城邦就比较大,尤其是于阗,在南道最是大国,以出产美玉而闻名,却也只出兵三四百,楼兰人开始议论说,于阗真是小器。

而任弘每日来报讯后,又由汉使吏士赶着车马,从楼兰仓库中将麦面运出去,少顷,营地中便升起了袅袅炊烟,多国联军开始烤制胡饼,或烹煮奶酒了。

第一天炊烟大概只有十柱,第二日翻一倍,之后以每天十柱的数量递增。

每当造饭之际,烟柱遮蔽了好大一片蓝天。天黑后,篝火也点亮了楼兰城以西的夜空,人嘶马鸣,好不热闹,这更让楼兰人确信,营地里,起码有两三千人了,楼兰城已经将城内所有毡帐都送了出去,据说仍嫌住不下。

营地规模日渐扩大,竟不要城里人帮忙,滞留营中的海头城主带着五十余人,在汉使吏士的指挥下,到周边挖掘沟壑,竖起尖木桩。

楼兰人只不知道,每天在城内悍然入睡,连守在城头的人也开始打瞌睡时,汉使吏士就会替换西墙的岗哨,举起火把摇晃几下作为信号。

而城西大营内,则会有一群黑影蹑手蹑脚,牵着马出营离去,他们人衔枚马裹蹄,动作很轻,生怕吵醒楼兰人。

这些人会在赵汉儿、韩敢当的带领下,去南边溜一圈,让清晨的太阳晒干身上的露珠后,才折返回来,作为远道而来的“援兵”大摇大摆入营。

而营地的真实情况是,几天前有多少人,现在还是多少人,压根没有什么“多国援军”,大多数毡帐也是空的。

只有任弘指挥郑吉等人,在没人吃饭的露天火坑出生火起烟,卢九舌则负责逗马,牵着它们绕营转圈,扬起尘土,不时抽两下,做出马声鼎沸的样子。

这却是傅介子灵机一动,为了让楼兰人真以为有援兵,教任弘将孙膑的减灶计反着用,虚张声势。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