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阙 > 第68章 生与死的楼兰

汉阙 第68章 生与死的楼兰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1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从伊循城去楼兰王城的路足足要走一整天,城主伊向汉为了表明心迹,亲自带着上百人,浩浩荡荡地护送使节团向西南方走去。

而一路上,这些楼兰人算是给任弘展示了,西域省人民能歌善舞是有老传统的。

像是接力赛一样,从伊向汉到他手下的仆兵们,个个都一展歌喉。

伊向汉唱的是歌颂上一代楼兰王的歌谣,歌很长,翻译成现代汉话是这个意思:

“昆其元孟啊,楼兰的王,蒲昌海上升起的一轮红日,你的光辉普照大地,在向人间布施恩泽时,你的话语像百灵鸟在唱歌,众人听了心旷神怡。”

“你身上的丝绸像七色彩虹,你有良田万顷,一眼望不到边,奴隶在你的田地里劳作,收获的粮食重得牲口都背不动,你遇到受难孤儿,必定伸出救援之手。”

“你的三百匹骏马体壮膘肥,你身披盔甲,冲锋陷阵,矛头指向若羌和且末,上天赐给你两个儿子,安归和尉屠耆,匈奴送你阏氏,却又从你手中刮走大量牛羊……”

但更多的歌谣,是献给“贤善河神”的。

这是楼兰人对孔雀河的尊称,相比于对楼兰王的称颂,献给河流的歌词更加肃穆崇敬,卢九舌翻译给任弘听,话语里尽是“母亲””**““甘露”之类的比喻。

确实没说错,楼兰之所以能存在,完全是托了孔雀河的福。

孔雀河,汉人称之为北河或敦薨之水,它发源于天山,注入博斯腾湖,又继续向南流淌,在尉犁与塔里木河合流后,绕过壮丽的库鲁克塔格山,穿过干燥的沙漠戈壁,最终汇入罗布泊洼地。

它成了楼兰最重要的淡水来源,胡杨木在河流两岸生长成林,芦苇、白草等也十分茂密,与后世干涸的死河床全然不同。

对这条给楼兰带来生命的“母亲河”,楼兰人很知道感恩,倾尽所有去供奉爱护。快到河边时,伊向汉特地请求使节团,距离河水十步之内的树木,请千万不要砍。

“河边生长的草木,都是贤善河神的头发和睫毛,万万不能冒犯,所以楼兰自有律法,若连根砍断者,无论是谁都罚马一匹,若砍断树枝者,则罚小牛一头!”

任弘听后想为其鼓掌,楼兰人不错啊,这么早就有森林保护法,意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了?

郑吉很奇怪:“那汝等平日用来修屋、造船的树是哪砍的?”

伊向汉道:“只有那些远离河流的树木,才是贤善河神赐予楼兰人的。”

正午时分,任弘他们便趟过了这条碧绿色的大河,深度大概有四五米的样子,宽度则达到上百米,得用船慢慢载过去……

卢九舌蹲在船侧玩水,一边对任弘道:“听楼兰人说,这条河每年夏秋涨水,因为雪山上的冰化了,眼下则正是枯水季,不过这水比去年春吾等路过时,又更小了些罢?”

“确实小了不少。”奚充国和孙十万回忆去年的场景,颔首赞同。

上了岸后,伊向汉也证明,孔雀河今年是比往年水小了些,恐怕要影响地里的收成了。

“从十年前,水就一点点变少,也不知是为何,汝等看那河床,昔日有水的地方,如今干了许多。”他唉声叹气。

孔雀河在汇入罗布泊前,形成了一大片广阔的三角洲,楼兰国适合耕作的土地,全集中在三角洲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