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抢救大明朝 > 第二十七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求收藏,求推荐)

第(1/3)页

负责把守北京城内九外七十六个城门的守将听说有5000两白银可以拿,当然不会躲着不来了。当他们陆陆续续赶到的时候,正好是克难营开饭的饭点儿。

明朝的普通人都是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一般巳时之前用完。第二顿名曰夕食,在酉时吃完,军中也不例外。

不过朱慈烺的克难营现在却是一日三餐,今儿早上克难营的士兵们一入营,马上就是一顿白面馒头夹肉的早饭,还是朱大太子陪着大家一块儿吃的。

早饭吃完后,就是兵将入营。帐篷早就由净军搭好了,军袄战袍也都是从净军库房中取出的,所以入营和发放军袄战袍很快就完成了。接着则是朱慈烺一一走访营帐,发放银两犒赏和册封令旨,同时还是兵将们的午餐时间,又是一顿白面加肉食。

下午则有一部分克难营的部队移动,吴三辅带人去接管了朝阳门的防务,还有一队人跟着朱慈烺去德胜门逛了一圈。大部分的兵士,则由吴襄负责给他们发放兵器和盔甲。也都是从净军军营里搜刮来的,兵器人人都有,大部分都是长枪,剩下的是刀盾和火铳。

其中火铳只有300支,全都属于从净军里面调入克难营的火铳兵。他们是成建制的部队,并不需要额外花时间整编。不过在十六日下午的时候,这群火铳太监也挺忙的。忙着制作定装弹药,就是用信纸包裹火药、铅子儿,搓成一个长条,再用一个小布袋装好——这都是朱慈烺在早饭的时候交给他们的办法。这300个火铳太监可是朱慈烺手中最强的武力了!没有他们,克难营就是没牙的老虎,只能吓唬人了。所以吴襄、吴三辅父子为克难营制定的战术,就是围绕着300个火铳太监展开的!

他们的火铳、火药都是上等货,比关宁军中的装备不知好了多少。持铳的太监因为训练时间较长,因此也能熟练的装填和射击。但问题是这些太监没上过战场,胆气不足,难免会有滥射。

而吴襄的应对之法,则是组成专门的督铳局。是由上过战场的老兵组成,其中一部分还充过火铳军,可以随时充当太监们的替补。他们的任务是一对一监督火铳太监,不让他们滥射或逃跑,同时也有保护火铳兵的职责。

除了这两个局,吴三辅和祖大寿的次子祖泽溥还成功整理出了一个约300多人的骑兵局,现在驻扎在朝阳门的翁城,由吴三辅亲自掌握——这支骑兵就是在万不得已时逃亡的保证!

一个火铳局、一个督铳局、一骑兵局,再加上一些掌握部队的司局旗队的官长,还有朱慈烺的贴身护卫,总共不过1000余人,就是朱慈烺的克难营的主要战斗力了。另外还有两千人,不过就是壮声势的存在。

而在十六日入夜的时候,无论是充当主要战力的三局精兵,还是余下的酱油兵,全都以局为单位,围着一盆盆馒头、大肥肉和酒坛子,在畅快的吃喝。

这些吃喝并不是宫中的太监预备的,而是朱慈烺让黄大宝去宫墙外的炒豆儿胡同买来的。炒豆儿胡同上有一家广东人开的酱园,不仅贩卖各种酱料,也兼营馒头、卤肉和黄酒。因为铺子距离北安门很近,所以宫中的太监、宫女就是那里常客,供应量很大。酱园的东家也姓黄,名字没人知道,大家都管他叫酱油黄。因为和黄大宝同姓,所以两人混得挺熟,还认了干亲。所以克难营的伙食就被黄大宝发包给酱油黄了。

而朱慈烺之所以把部队伙食那么要紧的事情交给黄大宝,倒也不是多信任大宝太监,而是之前和大宝太监言明了,他自己从今日起,就和克难营的弟兄们一起吃饭了。

克难营的兵士吃什么,太子殿下就吃什么!不需要单独准备,而且太子还会随即同各局兵士一起吃饭,以便联络感情。

黄大宝要吃回扣,尽管去吃,不过朱慈烺要他的脑袋是不必请尚方宝剑的。

当北京城十六门的守门官们陆陆续续抵达时,朱慈烺正在和火铳局的太监们一块儿吃着白面馒头夹肥肉。

而且还是露天席地而坐,一边吃还一边和一帮太监谈人生谈理想。

太监也是有人生的,也是有理想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