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清末枭雄 > 第八章 营制

清末枭雄 第八章 营制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4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同时为了能够自己培养合格的军官,林哲搞出了一个随营学堂,原本他是打算从军中直接挑选合格的士兵进入随营学堂里学习,但是他实在高估了这个时代的识字率,五百多人里竟然只挑出了区区十三人认得字,而且全都是认字不超过一百个的人。

这年头的低识字率让林哲连从军中挑选几个人当文书都不行,不得已,他只能是继续挖自己家商行的墙角,直接从余姚、宁波的几个商行货栈里抽调了几个管事,帮忙处理营内的文案事务。

而随营学堂的学生,他被迫从整个余姚县范围内招募具有良好文化基础的学生,并给出了高昂的薪资,只要过来,那么前期就是按照排长的标准发放每月十六两银子的月薪,经过前期军事技能的培训后,再从择优就任连长、副连长等,那么薪资就会增加到每月二十多两银子。

如此薪资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算不低了,但是来应募的实际上并不算多,因为这来应募就是代表着从军打仗,这个时代依旧是重文轻武,很多书生们宁愿粗粮馒头就水继续苦读,以求科举,也不愿意弃笔从戎。

以至于来应募的只有七八十人,其中又有年龄过大或者身体素质不行的,最后从中挑选了约了十来人。

这十来人虽然家庭出身不尽相同,但是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个有功名的都没有,全都是苦读多年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书生,年龄普遍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

这十几人就是形成了这个随营学堂最早的学生,对于他们,林哲保有相当大的期望,打算让他们一边学习军事技术一边实习,未来的连长就得从这些人里挑选了。

当林哲训练士兵、建立随营学堂,进行着余姚县勇营的前期筹备工作时!

黄培志作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贪官,充分发扬了拿钱办事的原则,拿着林哲给的一千多两银子的辛苦费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是把林哲的官给跑下来了。

当穿上这带着了四品道员身份的官袍照镜子时,林哲感觉自己像极了香港电影里那种一蹦一跳的僵尸。

不过身旁的下人们看着却是都面露赞美之色,就连一旁的林夫人也是面露喜色道:‘我儿穿上官服就是俊气!”

随同官府一起送过来的还有由浙江巡抚下发的‘督办余姚县勇营事宜’的任命文书,同时黄培志也获得了‘会办余姚县勇营事宜’的任命文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任命文书并不是朝廷由咸丰亲自下发的圣旨文书,而是由浙江巡抚直接下发的,算是浙江省的内部任命,远远无法和曾国藩那种朝廷正式任命的团练大臣相提并论。

有了上头许可的文书后,‘余姚县勇营’正式挂牌成立,而营总部则是设立在县城东的校场内,早年这个校场已经荒废了多时,半个月前黄培志就是把这个地方作为了县勇营的驻扎、训练所在地。

有了正式的官方名目后,林哲迅速组建了一系列的机构,毕竟县勇营虽然人数少,但是作为一直**自主的军队,必须做好麻雀虽小但是也要五脏俱全。

在两天后林哲向浙江巡抚递上去的‘余姚县勇营筹办章程’中,详细解说了该营的组织结构。

“营部有督练处、营务处,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随营学堂各一;

步队六连,各设连长一员、副连长一员,连下设步队八排,排长一员,正兵九人。全营总计督练官一员,营务官一员,总办委员三员,连长六员、副连长六员,排长四十员,正兵四百三十二人。

另辖亲卫一队,设队长一员,马弁二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